第二十二章 我那杯茶(第2/4页)

“照着你的尺寸做的,没人可送,放在那儿也可惜,凑合着穿吧。”婆婆大人在电话里对她说。但是安若一件也没动,不是衣服不合意,而是这一年来,虽然她已跟程家无关,但仍是穿着深重色的衣服,下意识地替她曾经的公公守孝,几乎不碰艳色。

“安若,没想到我们俩的婆媳缘分这么短。”这是当时她与程少臣离婚后,萧贤淑在电话里对她说的第一句话,如她通常的高贵冷清,不带感情色彩,然而几秒钟后,电话里隐约传来一声哽咽,令沈安若感到罪无可赦。当时心一横,也就撑了过去,此后她再没去过那座已经算是很熟悉的城市,连出差的时候都尽可能避开,只有逢年过节才打电话问候。如今,终于不得不见。

因为是周末,两市相通的线路自驾旅游者众多。怕路上交通拥堵,沈安若很有自知之明地一大早去了火车站。一路上窗外景色不断变换,从梯田、果园渐渐延绵成平坦的麦田,她心中隐隐不安,像在赶赴刑场。

沈安若到得很早,先去郊外的陵园看望了永远沉睡在那里的公公大人,又去看了晴姨。晴姨一如往常的娴静,待她的态度仿佛她们昨天才见过面,只字未提程家。程老先生的墓碑前堆满鲜花,完全没有空余的位置。那些花瓣还甚为娇嫩,没有枯萎的迹象,应该是不久前刚有人来过。鲜花之上堆放了两只小小的布偶狗,想来是程先生钟爱的小孙女的杰作。

沈安若将自己带来的白色玫瑰花束轻轻地放到石碑之下,在看清那堆密集的花海里有一捧白色郁金香时,怔忡了几秒钟。

到了程家她松了口气,因为直到午餐时间,餐桌上都只有女士们,萧贤淑、陈姨、静雅以及程浅语小朋友。家中一切都没变,只除了有人已经永远不在。

萧女士待她一如既往,“为什么要坐火车过来?人多,不安全。你说一声,让老王去接你就是。”

“安若你吃得还是这么少。陈姨今天亲自去市场采购了你爱吃的菜。”

“这新发型显得你太单薄脸太小。”整顿饭她都是绝对主角,阿愚小朋友瞪着亮晶晶、圆溜溜的眼睛一直望向她。

饭后萧贤淑与她在起居室里喝茶,“前些天你寄的东西我收到了。到底是你心细,这么多年,除了你陈姨外,从没有人注意过我收藏这东西。”安若在萧女士生日时送了她一包古式的簪子,她注意到萧女士总是换不同的簪子,如同她不停地换戒指。虽然她们俩也不算亲和,但见到别致式样时还是忍不住买下,后来终于借着她的生日一起寄来。

“不过心细如发,对自己就不见得是好事。这世上过得快乐的往往是粗心又糊涂的人。”萧贤淑一直盯着她看,看得她心虚,“安若,做人做事都要有重点,只要方向是对的,优势就在你这边,你完全可以不用去理会细枝末节的小事。”

沈安若低头不语,听得萧女士又长叹一口气,“我想了很久也没想明白,你跟少臣两个人的聪明劲怎么就没用在对的地方?”

“对不起。”除了这句,沈安若没有别的话可以讲。她在这个家庭遭遇痛苦的时候,未能分忧,反而多插一刀,她感到有罪。

“这话不该你说,犯浑的是我儿子,挑了那种时候跟你离婚,等我知道时,一切都成定局了。”萧女士说,“可是,虽然他什么也不说,但我生的儿子我了解,无论如何,先提离婚的绝不会是他。安若,我说得对吗?”

沈安若低下头。任何人在萧女士面前,永远只有受训的份儿,她也不例外。

“婚姻不是过家家,怎么能说分就分?这世上还有哪种缘分强得过婚姻,可以让毫无血缘的人就此成为一家人。这缘分要耗尽了百年的修为才换得来,怎会这样不珍惜?什么事,忍一忍,过去就是海阔天空,怎么非要闹到一拍两散?”萧贤淑看着她只比耳垂长出一点点的头发,“这个发型都不像你了,长发才适合你的气质。又有什么事情想不开,要拿自己身体出气?头发也是身体的一部分哪。”

直到程少卿回来了,沈安若才得以正常地呼吸。他看了她好几眼才认出来,笑着向她打招呼:“安若,好久不见。”顺便拉走了他的母亲大人。沈安若听到他们的对话从门外传进来。

“少臣呢?”

“在路上呢,突然有点急事。他说如果来不及,就直接去机场。”

“开什么玩笑?快给他打电话,让他马上回来。”

沈安若昏昏沉沉,想是今天早晨起太早,连静雅抱着阿愚进来都没发觉。

“唉,萧太后竟然专程找你来给你上课,大概是怕以后没机会再训你了。”静雅同情地看着她,“她真的很疼你,总是念叨你又常常夸你,说你细心又体贴,我们几个在这一点上谁也比不过你。还有更好笑的,婆婆大人跟少臣说父亲和她其实一直想生出你这样的一个女儿结果却生出了他,弄得少臣那顿饭都差点吃不下。少臣才惨呢,每次回来都要被她训很久,现在少臣在家里走路时都绕开她……”静雅想起那场面,自顾自地笑了,“对了,他回去后,你们见过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