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第2/4页)

卫霁眸中担忧更甚,连“寡人”都称上了,还不是私事,兄长大人这是要和秦公闹掰?为什么啊?

他原以为秦卫两国的关系起码能维持到几十年后秦军大举进犯中原,现在才到哪儿,兄长怎么就想和秦国一刀两断了?

“哥,您要是不想让别国在卫国境内举办会盟,找秦公说一声就是,不至于开吵啊。”少年人脸上很是为难,看了一眼自家身姿挺拔的兄长大人,再想想秦公那强壮的身材板儿,犹豫了几次才又弱弱开口,“君子动口不动手,秦国没这规矩,真打起来您肯定吃亏。”

秦国那边不兴口角这一说,人家一般有什么事儿就直接动手解决了,和他们这儿不一样。

“乖,别乱想,哥哥像是那么胡来的人吗?”卫公无奈的看着不知道想哪儿去了的宝贝弟弟,过去在他头上揉了两下,然后才摇头叹息着离开,“孩子大了,都开始信不过哥哥了,为兄伤心呐。”

卫霁:???

要不是确定这人是他哥,他甚至以为那总是不正经的老师忽然回卫国了。

不过话说回来,他哥说这些到底是什么意思,卫国和秦国究竟掰还是不掰,好歹给个准话,这话说一半弄的他提心吊胆的合适吗?

卫霁想来想去想不明白他哥到底要干什么,捏了捏眉心索性不想了,等明天见了秦公自然会知道,自己在这儿胡思乱想平白吓的睡不着。

忧虑过多伤身又伤神,他身体不好,如今最忌讳的便是这个,兄长大人这是看准了自己不会为此发愁?

一夜安稳,第二日一早,卫霁收拾好自己,将公子骐喊来用饭,正想着该如何安置这从来没出过远门的小孩儿,他哥和大侄子就出现在门口了。

“小叔,公子骐初来乍到,正好侄儿这几日空闲,便带他在城里转转,如何?”太子熙一副小大人模样,眉清目润声音温和和他爹像了十成十,不等卫霁说话,公子骐立马就点头同意了。

会盟台除了秦军就是赵军,卫军在里面根本不够看,除了最外面守门的之外,里面连场面也不做了,直接交给两国自己布置。

小孩子不该掺和进这种事情中来,听说赵侯昨日在帐中大发雷霆,想来是猜出什么不得了的事情了,这种时候,公子骐就更不能出现在会盟台附近。

天知道那人被惹急了会干出什么事情,三晋不要脸面不是一次两次了,也不是干不出对孩子下手这种事情。

太子熙早早被卫公叮嘱过,主动担起照看这个不知道危险两个字怎么写的秦国公子的担子,和他们家小叔打过招呼,然后直接带人出门了。

卫霁看着神色极为相似的父子俩,放下筷子将嘴角擦干净,然后起身说道,“走吧,去会盟台。”

他还就不信了,凭他在秦国刷的那么高的好感度,还有他劝不下来的场合?

卫公看着挺胸抬头像极了要出征的战士的宝贝弟弟眸中笑意更深,也没有打击他的积极性,只是想着待会儿见了秦公该怎么说。

在儿子面前他可以随便说,真到了正经场合,一切还是要以卫国为重,至少得将这一代秦公的想法探出来。

知人知面不知心,他虽见过公子虔,可公子虔毕竟不是秦国主事人,秦公是个有能耐的,如此他才更不放心。

秦国崛起的速度实在太快,只现在就能让赵侯捏着鼻子认栽,将来只能更强悍,百年之后的事情他管不了,近几十年还是能说上两句的。

马车慢吞吞朝着城外会盟台而去,卫公坐在里面,掀开帘子朝外面看了两眼,然后才回头叹道,“秦公的运气果真极好,竟然赶在变法之前在山中寻到红薯土豆这些救命之物,不然他和卫鞅本事再大,变法也不能这么顺畅的推行下去。”

看看别人家的变法,再看看自己家的家变法,多说都是造孽,运势不偏爱卫国他也没办法,还能回到几百年前拽着老祖宗的衣领让他抓住时机强卫不成?

卫氏出了他这个天才已经是难得,能把弟弟和儿子教的这般出色也是他的本事,就不要强求前辈先祖多有本事了。

卫霁听着他哥感叹,摸了摸鼻子识相的没有说话,他最初把东西给公子虔也不只是因为贪那一口吃的,而是的确想让秦国的变法顺畅些。

后世之人对周时分封的诸侯国不会有什么特殊的感受,从始皇帝建立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国开始,整个华夏大地都是他们大天朝的,其他的都不重要。

他最初在秦国醒来的时候还带着几分不真实的感觉,就算知道自己是卫国公子,想到秦国再过百年就能一统天下,又正好是在商鞅变法之前,自然想让变法变的轻松些。

后来接受了自己的身份,琢磨了许久卫国的处境,竟然觉得当时的做法并没有错处,以他卫国公子的身份,与秦国交好对双方都有好处,别的不说,至少能让卫国将来被吞并之前过的舒坦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