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第3/5页)

戴权在景怀帝身边伏侍多年,自然知道景怀帝之意,取来那本奏折双手递给贾赦。

贾赦早就猜到朝中有事发生,只不过他不是贾代善,也自问在景怀帝面前没有贾代善的面儿,不用表现得太过精明,便守拙道:“微臣惶恐。”一面双手接过奏折,翻看起来。

景怀帝又微微侧脸对戴权道:“去叫胥岳进来。”戴权应是去了。

贾赦翻开奏折,一目十行的看了,折子是弹劾山东巡抚郭仪的。上书山东巡抚数十条罪状,其中最大的一条便是:德州仓失火!

德州仓是大运河沿岸的四大粮仓之一,是江南入京粮米离京城最近的一个中转站。不但每年的贡米经此舱漕运入京,就是京营几十万的官兵口粮,也都在此转运。

粮食储备不易,防潮、防虫、防鼠、防盗,样样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即便这些都做好了,古时候不像后世有真空包装,粮食储备一二年,也都变质损耗了,就算能勉强可以食用,营养成分流失后,也煮粥不稠、煮饭不劲,也不顶饿。

是故,本朝在各地皆设有储备粮仓,每年收上税贡之后,再将仓库中陈粮取出,新粮存储入内。万一遇到荒年或者战乱,也不至于大范围的闹饥荒。正因为储备粮关乎江山社稷,朝廷每年都要派御史巡视地方,除了严查吏治外,也要专门查粮仓存粮。

只是古时交通不便,京官出一趟远差,短则数月,长则年余有之,都察院人手有限,只能抽查。如此一来,自古便有不少蛀虫、硕鼠铤而走险,将储备粮或是贪墨、或是倒卖。

前朝末年吏治混乱,民不聊生,恰逢大灾时候,朝廷开仓赈灾,一查之下,却是十仓九空。因此造成饿殍遍野、饥民遍地;多少普通百姓没了活路,揭竿而起,先是打砸官府,强抢富户,后来义军越闹越厉害,攻城略池,无所不为。虽然大多数义军被朝廷镇压,倒有几股治军严明、爱护百姓的义军成了气候,后来割据地方和朝廷分庭抗礼。最终,太|祖一支得国,前朝覆灭。

本朝吸取教训,十分重视巡视储备粮,即便不能每年巡视全国各地,但是江南和两湖是本朝产粮重地,却是年年巡查的。运河沿岸的四大粮仓,除了每年例行巡查外,还偶有抽查。换言之,哪里的粮仓都有可能出问题,德州仓却是万无一失的。

德州仓失火,多半是有人故意纵火!

四大粮仓关乎京畿重地口粮安全,德州仓的案子,其重要程度可说不下平安州和山海关。德州仓失火,也难怪上次见面还气度威严的景怀帝,脸上也挂了一抹忧色。

郭仪作为山东巡抚,总揽全省民政大权,德州仓失火,自然会被弹劾。

贾赦浏览完奏折,不过片刻之事,一个穿着侍卫服侍的男子已经进来了。这侍卫因穿着甲胄,半跪行礼。景怀帝受礼之后,命其起身,又对戴权道:“你也出去,莫叫人靠近书房。”

戴权应是退下,景怀帝才对贾赦道:“恩侯,这是许岩,任北斗副指挥使,此番也会去德州,查证德州仓失火之事。”

方才景怀帝叫戴权去叫胥岳进来,如今又称此人为许岩,胥岳多半为化名。

贾赦朝许岩瞧去,此人虽然又经过些改扮,确然像一名宫内巡查的侍卫,但是还是叫贾赦一眼认出了此人。说起来,贾赦已和许岩已经打过两回交道,这是第三回 ,贾赦才知道此人的真实姓名。而许岩官居副指挥使,则令贾赦有些吃惊。贾赦一直将北斗当做锦衣卫一样的组织,那么副指挥使,权利是非常大的了。

许岩对贾赦也颇为熟悉,两人简单寒暄之后,景怀帝便问:“许岩,恩侯,你们此去,还需带多少人马,尽管提来。”

许岩有北斗副指挥使的令牌,自然能调动地方的北斗成员;加之许岩手底有一批惯用的手下,配合默契,许岩便道:“回皇上,臣依旧是带上之前的旧部即可。”

景怀帝点了点头,对贾赦道:“恩侯,你前去德州,并不和许岩做一路,而是随查访此案的六皇儿同去,身份依旧是户部员外郎贾赦。是故,你可带常随数名,其他人却不必多带了。朕特赐你破军令一块,你和凭此令和许岩联络。但你须得将此令收好,不得丢失,不得随意示人。”

贾赦应是谢恩,许岩递过一块纯金令牌来。这块令牌正面大大一个令字,和宫里侍卫用的瞧着差不多大小,细看却能在背面瞧见破军二字,雕刻得极小,却也清晰。贾赦接过令牌放入袖中,借着袖子的掩盖直接收入了空间。

道教称北斗七星为七元解厄星君,居北斗七宫,即:天枢宫贪狼星君、天璇宫巨门星君、天玑宫禄存星君、天权宫文曲星君、玉衡宫廉贞星君、开阳宫武曲星君、瑶光宫破军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