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法则(第2/3页)

“那么王教授您的想法是?”程振远看向王云。

“我的意思是不管是航空航天也好还是导弹轨道也好,我建议还是采用我自己创造的一个法则。”

“这个法则怎么说?”

“是我在研究流场和湍流模型的时候,想到的这个法则。能够更为精准的描述流场的特征,和应对流场中的各种情况。更何况卡门-钱学森公式和普朗特-格劳厄脱法则现在基本上各国都在研究,但是我的法则,现在除了我之前,根本就没有人知道。很高兴,你们是第一个和第二个知道这件事情的人。”

“……”马博涛很想说,为什么你有自己的法则,不说出来。但是想了想,王云自己研究法则的时候,也不太确定究竟能不能运用在真正的实验上。恐怕也是害怕出事,至于为什么现在王云要拿出来。马博涛想到了一种可能性——那就是王云已经觉得自己的法则成熟了。

一个成熟的法则,几乎可以说是一个研究项目的根基,也是一个研究项目成功的一半。

就好像王云的湍流模型,当整个科研团队知道湍流模型的构造之后,就已经很成功的拿下了前期的项目课题。

“王教授……”马博涛沉默了一会儿说道,“你能够将你的法则整理出来吗?”

“什么时候需要?”王云挑动眉头看向马博涛,他都不需要询问马博涛是不是需要,而是询问什么时候需要。

“越快越好。”马博涛沉吟着说道,“如果王教授觉得没有问题,那么最好就是这个星期之内吧,我会召集科研团队的领头人,以及军方还有华科院数学物理学部的大佬们一起开研讨会。”

“这个研讨会需要多久的时间?”王云蹙着眉头思索着,“如果开完研讨会之后,还不能够做出决定,我会以主要负责人的身份让我的法则强制性的通过。”

“我明白王教授您的意思。”马博涛在实验室中徘徊着,一边走一边正在想,这件事情非常的重大,且对他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他究竟该如何决定才好呢?以王云这位世界顶尖流体力学专家的身份,他的法则自然不可能是毫无用处的。且,王云这么强调一定要使用他的法则。

这就让马博涛的想法有些活跃了,开完研讨会,不一定就能够出结果。

不管是在华国也好,还是在国外也好,其实都是差不多的。哪有这么快就能够做出决定,拖上三五个月简直就是小事一桩,一不小心,拖上三五年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是这个项目的计划,不可能拖上这么久的时间。

如果这么拖下去,估计这个课题计划也就完蛋了。

“王教授这样吧,您先整理好你的资料然后……”

“资料我可以打印出来,时间就定在下个星期,数学物理学部的院士我去请就好。”王云笑着说道,“我觉得我出马应该时间会快一点儿,你联系一下军方那边。”

“那好,王教授就这么说定了。”说着马博涛露出了一个笑脸。

王云走出实验室,事实上这个问题也是他刚刚才想起的。关于这个法则的问题,他其实已经把它扔在了角落里,要不是刚才提到卡门-钱学森公式的时候,他也没有想起来。在流场中,他还有一个法则,这个法则基于他对流场和湍流模型的了解,甚至于对于数学的了解创造出来的法则。

这个法则,更加让人难以琢磨。

走出实验室之后,王云就在想着,他现在似乎应该去拜会一下杨主任。作为华国科学院的院士,杨主任这位研究数学的,自然是数学物理学部的院士。那么杨主任认识的院士,自然大多都是集中在数学物理学部中。

既然大部分都击中在数学物理学部,王云想了想,那他就先去找杨主任吧。这件事情,不可能数学物理学部的院士不知道。甚至于马博涛通知军方之后,军方的人肯定会去找数学物理学部的院士进行学术探讨。

不过手中的东西就得先丢给荣磊,苏晨跟在王云的身边没有说话。两人默默的走着,忽然间,马博涛走出来说道,“王教授,我这边已经直接通知了军方的人,他们大概下午就会到。到时候,王教授不如和他们一起去首都?”

“我没有问题。”王云耸了耸肩膀,“你们军方的专家也会来对吧?”

“是。”马博涛点点头,虽然在大致的框架中,高校的教授和军方的科研人员都是差不多的。但实际上,还是有些差别的。因为军方许多的研究都是带着保密性质,而高校大部分的教授都是不可能参与进来的。

像是王云这样的顶尖学者自然不在此列,军方巴不得直接把王云抢到军方去,当然这不现实。京城大学肯定不会放人,并且王教授看上去似乎也不是很愿意去军方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