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第2/2页)

这是多此一举,因为谢夺批阅的速度极快,也根本不需要征求别人的意见。

一开始燕王还怀疑弟弟蒙混过关,特意拿起一叠谢夺批示过的奏折查阅一遍,才心服口服地随他去了。

韩皎不能自己动手在奏折上批红,只能替两位皇子圈出内阁票拟中合适的意见,之后让司礼监秉笔太监誊抄上折子。

有时内阁票拟中的建议都不太合适,韩皎不便自己添加建议,只能停下来,去问燕王如何处置。

虽然询问谢夺可能解决效率会更高,但韩皎总觉得自己一旦跟谢夺聊起来,气氛就会变得不像在工作。

接连几次,在韩皎再一次转身去问燕王时,谢夺也停下了审阅,侧头看他们讨论。

这跟太子殿下预想的情形完全不一样。

谢夺带韩皎来书房,是想亲自跟他亲密探讨政务,不是让他来跟六哥热烈探讨的。

这次,韩皎的询问让燕王也有些犹豫,他反复看了两遍奏折,又看了内阁票拟,犹豫须臾,选择了其中一条建议。

韩皎似乎想说些什么,但是还在斟酌,一旁谢夺便朗声开口道:“这篇折子上的批示,是避重就轻,有人想包庇涉案家族。”

燕王闻言一愣,又仔细看了一下奏折内容。

里面讲的是吏部一位官员家族中,有人仗势霸占良田。

而内阁票拟的两条处罚建议,比较轻地一条是要求立即归还良田,并给出巨额赔偿,重的一条,还要让涉案人蹲大牢。

燕王疑惑地看向九弟:“依照大楚律法,这两条量刑并无不妥。”

谢夺伸手越过被夹在中间的韩皎,指向奏折中的一段文字道:“这上面写了,衙门三年接到六起相关诉讼,但凡父皇从前审阅过两次以上,这一族早该得到严惩,如今他们全族无一人留下案底,可见从前横行豪夺的罪状全被他们的靠山压下去了,这可不是侵占良田的小案,而是官商勾结蒙蔽圣聪的大罪。”

燕王一下子回过味来,蹙眉点头道:“险些被他们蒙混过去。”

谢夺侧头看着他:“六哥,你是不是累了?先去歇着吧,剩下的交给我和小白先生。”

燕王有些惭愧,都不知该如何作答。

“是因为内阁票拟引导了殿下的思路。”韩皎立即替燕王找台阶下:“这半个月积攒的奏折太多了,臣也偷懒,先看阁员们的建议,再看奏折,若不是殿下指出来,还真让这些有心人蒙混过去了。”

“是么?”谢夺侧眸看向韩皎,目光凌厉仿佛要将他击穿:“如果不是看出其中端倪,这两条票拟,量刑并无不妥,先生又为何特意请示六哥?”

韩皎一惊,慌忙用阻止的眼神让大boss别再说了。

可谢夺还是用那种凌厉的目光看着他,一步不肯退让,似乎非要让燕王主动离开他的领地。

没错,谢夺眼里有那种猛兽受到冒犯似的凌厉,这很反常,他从前不会对兄弟不留情面。

此刻的谢夺确实变了,自从心底的那种渴望变得明确以后,韩皎对六哥表现出的依赖,让被无视的谢夺坐如针毡,半个时辰不到,克制力已经耗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