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心照不宣(第2/2页)

****************************************************************************

卫家军回程时行军很快。一来众人归心似箭,二来草原到底是秦国人的地盘,他们也怕途中再生波折。但好在并没有,经此一役秦国确实是元气大伤,又花费了许多钱财才使得卫家军退兵,自然没有立马再招惹的意思。甚至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边境大概都会很太平。

对于卫家军而言,此一战练了兵,得了财,还除去了秦国这后顾之忧,可谓大获全胜。

回程时整支队伍的情绪都很高涨,路以卿和沈望舒骑马走在队伍里,卫景荣时不时也会凑上来。他凑上前不过说几句话,又会受不了两人间黏糊的气氛,然后自觉离开。

如此行军十余日,大军终于离开了征战数月的草原,遥遥可见西凉城。

卫景荣望着远处西凉城池,一扯缰绳又来到了路以卿二人身旁,而后抬手摇指着西凉城问道:“小路你说,如今这西凉城里等着咱们的,会是什么?”

从秦使抵达长安起,西凉城对于朝廷就再不是个秘密。饶是这城池不大又以行商多过住户,可瞒下这新建城池,又自作主张发兵秦国,卫家军也少不得要受朝廷诘难——这在卫家军的管理层中是早有的共识,所以众人所关注的重点也只是这问责的严厉程度罢了。

路以卿想了想,便答道:“若是长安消息得的快,知道咱们一句从秦国讨走了好处,只怕城中等着的便是向大将军问罪的钦差。不过我想消息应该没那么快,所以情况或许好些。”

卫景荣听了却摇头,说道:“早晚罢了。而且如今西北已平,咱们卫家军可就没什么用了。”

所谓狡兔死走狗烹,就是这个道理,自古以来也不知有多少将军为了避免鸟尽弓藏,在边境玩起了养寇自重的把戏。若非卫家军如今另有所图,这一战简直就是把自己逼上了绝路。

路以卿闻言不置可否,回过头看了卫景荣一眼,便在他眼中看到了些异样高涨的情绪。不用猜也知道,那是他搞事的灼灼之心。恐怕此刻的他恨不得西凉城里等着的就是要将他们父子拿下问罪的钦差,如此他便能顺理成章的反抗,然后带着携胜归来的卫家军一口气打到长安去。

前些年路家在长安受尽了算计,卫家军在边关又何尝不是受尽了憋屈。少年人总是气盛,路以卿嘴上说着之前脑子糊了才选择造反,可她接受起这事来也并不慢,就更何况是卫景荣了。

一眼看穿了卫景荣的想法,路以卿摇头劝道:“别急,现在还不是时机。”

卫景荣皱眉,不太高兴:“我都等了四年了,如今咱们兵强马壮,又还要等什么时机?”

这时旁边的沈望舒终于听不下去了,便插话了一句:“自然是名正言顺的时机。”说完不等卫景荣说什么,便又道:“君君臣臣。卫家军私自用兵,朝廷问责是应该的,你若因此兴兵反抗便是不臣,不义之师难得长久。君不见古来兴兵,总要打个大义的旗号吗?”

这道理卫景荣自然明白,可他憋屈了太久,因此仍旧皱紧了眉头:“我知道,有大义的旗号固然是好,可咱们哪里等得到这样的时机?”

沈望舒闻言便与路以卿对视一眼,两人眸中具是彼此才知的默契——路以卿没与沈望舒说起穿书的事,可早在之前一场梦境,便已将未来透露了个明白。她们都知道襄王有不臣之心,哪怕这回没有路家的钱财相助,可这么几年过去,他谋反的准备也早做了个七七八八。

长安城中迟早一乱,襄王大抵是这场权利争夺中的赢家。可即便是输了,延康帝也是占据正统与大义的那个,襄王便是杀了他登上帝位,那也是窃国。

等到了那时,卫家军只需拿出一封“勤王诏书”,那么挥兵前往长安便是应有之义。

小两口心照不宣的有着这样的默契,也早在长安城里做好了准备。只是这些却不足为外人道矣,当下只能口头安抚着卫景荣稍安勿躁。

然而谁都没想到,等卫家军顺利凯旋回到西凉城时,城中确实已等着朝廷的钦差。可那钦差拿出的圣旨却并不是问罪的,相反倒对卫家军大肆褒扬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