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记 针锋相对(第2/3页)

为首的山田一郎身材矮胖,脸上一团和气,确是谦逊随和的商人模样。随在他身后的那人瘦削沉默,唇上胡髯修剪得格外整齐,拄了手杖站得身姿笔挺。这标准的军人站姿倒引起了许铮的注意,两人目光相触,恰似刀锋相映……门外脚步声近,许铮一叩靴跟,立正行礼,座中三人也忙起身,徐惠甫抢前一步,满面堆笑地迎上霍仲亨。

两个日本人摘下礼帽,彬彬有礼地鞠了一躬。徐惠甫一眼望见霍仲亨,心下暗自钦叹,平日见惯他军装威严的模样,今日却是一身藏蓝长衫,飘然走来,气度雍容不凡。霍仲亨朝两名日本人略略颔首,含笑落座,神色间有些漫不经心的倨傲。

徐惠甫忙向他介绍,山田一郎是日本商团特遣代表,曾在中国经商多年,对中日两国商贸多有推动。山田一郎连连谦辞,自称对霍督军威名仰慕已久。霍仲亨含笑聆听,目光却从山田一郎移向他身侧的瘦削男子。那人抬目,与霍仲亨的目光飞快一触,立即垂下眼皮。

“这是我的商团顾问,东京帝国大学的长谷川博士。”山田立即欠身介绍,他十分懂得察颜观色。霍仲亨“哦”了一声,颇有兴味地笑笑,“我钦佩有学问的人。”长谷川谦逊地笑道:“不敢当,将军经世济国,才是真正的大学问。”听长谷川的中国话异常流利,隐约带着京味儿,霍仲亨越发有了兴趣,问他是否到过北平。长谷川笑言曾在北平居留数年,谈及北平往事如数家珍,从正阳楼的蒸大螃蟹谈到八大胡同的风流事,倒有颇多共识之处。徐惠甫与山田也不住附和称是,一时间四人谈笑风生,顿有投契之意。

霍仲亨的友善态度,大大出乎徐惠甫的预料,连山田也觉意外。瞧着话头渐渐热乎,时机也差不多了,长谷川端起茶盏小啜一口,将瓷盖轻轻叩了叩。山田一郎低咳了声,端正地站起来,朝霍仲亨深深一鞠,“大督军,近日鄙国商团屡遭暴徒滋扰,声名蒙受诬构,幸得贵国军警出面维护,鄙人谨代表大日本国商团向贵国政府致以诚挚谢意。”徐惠甫与长谷川皆凝神等待霍仲亨的反应,然而霍仲亨似乎没有回应之意,只闲适地靠了椅背,静待山田一郎说下去。见此情状,山田略有些局促,只得继续说道:“贵国政府法制严明,相信对于近日纠纷已有妥善处理,鄙国商团一向尊重法纪,全力配合贵方调查。如今事态已经明了,薛厅长年青有为,已将滋事之徒缉拿,对此鄙人深表感激。同时也希望尽快结案,及早释放我国同胞。”山田说完,长谷川也缓缓起身,再度向霍仲亨鞠躬。

霍仲亨的笑容一点点加深,看在徐惠甫眼里却觉背脊凉意渐浓。

“我尚不知此案已经水落石出,山田先生倒是如此笃定。”霍仲亨淡笑两声,目光扫过徐惠甫僵住的笑脸,“不是说劫囚案尚待调查吗?”徐惠甫忙点头,“是是,薛厅长正全力侦缉劫囚匪徒,相信不日即可告破……”霍仲亨闻言不置可否,气氛一时僵冷下去。

打死中国警察的寻衅浪人至今被关押狱中,日本总领事几次三番要求移交人犯,由日本人自行处理,北平政府默许之下,方继侥也立刻妥协,却不料在霍仲亨这里卡住。他不肯放人,方继侥也绝不敢同那枪杆子硬碰。此事已引起全国关注,北平政府迫于舆论压力,不敢公然下令,私下施压却被霍仲亨尽数顶了回去。日本方面恼羞成怒,逼迫亲日内阁,无论如何要在英美插手之前平息此事。内阁只得层层逼迫下来,从李孟元到薛晋铭,再到方继侥,最终还得搬动霍仲亨这块顽石。日本人最终按捺不住,派出商团代表亲自与霍仲亨会面,而这牵线引荐的苦差便落在倒霉的徐惠甫头上。

徐惠甫连连递了眼色给山田,对方却视若无睹,逼得他只好又说:“督军,如今两国商贸往来密切,民间纠纷事小,影响了两国通商事大……此前山田先生曾与方省长会晤,省长也认为民事纠纷与外交……”霍仲亨将手中茶盏重重一顿,瓷盖被震跳起来,脆声跌落。山田一惊,徐惠甫的后半截话也就此吓了回去,只有长谷川不动声色地望向霍仲亨。

“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给我撤下去!”方才还笑意温煦的霍仲亨,转眼已是面罩严霜,为一杯茶水大发脾气。一直沉默站在他身后的许铮立刻端起茶盏退了出去,霍仲亨怒色未霁,起身走到壁挂的巨幅地图下,负手而立。余下三人面面相觑,不知他这突兀之举究竟有何深意。僵持片刻,霍仲亨徐徐转过身来,唇角浮起若有若无的一丝笑意,“最近总是发火,到底是年纪大了,见不得一丁点不顺眼的东西。”

他似有意无意加重了“东西”二字,令徐惠甫一张脸顿时涨成了猪肝色。霍仲亨叹了口气,“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随他手指所指之处,正是那幅巨大的世界地图。他张开手掌,按在那一块广阔的中国版图上,语声饱含了复杂的情绪,“我们中国人认为,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如今家里蟊贼横行,欺我家人,这小小纠纷不除,我岂有闲情与邻人斗鸡走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