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宣家女将(第2/3页)

不管做何打算,维持北境十多年稳定的镇北王的确受人尊敬。宣家如今只有一个女儿,两个未成人的幼子,牺牲太大,若是镇北王灵堂前没有吊唁的人,实在未免人心凉薄,上天不公。

为敬镇北王之灵,北地家族的族长几乎都来了,就是无法亲至,也派遣了家族中举足轻重的人过来。

然而灵堂之内,却是宣灵手握那柄重剑,孝衣之下身着缀白孝的红缨甲,以铁血的手腕带领镇北军将这些人全部扣押起来。

“城在,人在,城亡,人亡,镇北王英灵尚在,誓死守住关城!”

“传令下去,关闭四周城门,谁敢离开,杀无赦!”

宣灵没经过十多年前那场残酷的战争,然而失去了诸多儿子的镇北王,却将毕生本事传授给了幼女。

宣家将誓死卫国当成了家训,父亲离世的那天,她举起了剑,穿上了战袍。

这般将所有人关在城中,虽然引起怨声载道,然而毕竟事关生死,那股怯意和胆寒也终究被求生的欲望所替代。

全城的人都被调动起来,男丁上城墙,妇孺守后勤,为了活命,守城。

边城有好几座,关城虽首当其中,然而匈奴狡猾,镇北军即使人数不少,依然要分散兵力。

再者镇北王这一去,虽然沈长泽接了大多兵权,可年轻又只是义子,终究还是难以服众,不如曾经那般团结一心。

给匈奴可乘之机。

匈奴并非直接攻打关城,而是先入乡野在周围烧杀抢掠一番,补充了物资才临下关城。

沈长泽已经率军出去迎战几次,然而对方来势汹汹,放眼望去延绵的骑兵,却是几乎倾其所有而来,人数太多了。

沈长泽不敌退入关城。

镇北军虽然号称十万大军,然而多是军耕民兵,正规军也不过三万余人罢了,还得分散各城以防匈奴使调虎离山之计。

在人数上便差了一大截。

幸好匈奴骑兵不善攻城,不然破城实在太容易了。

但是长时间消耗下去,也不是办法。

匈奴每一次进攻,必然先是一阵箭雨上墙,守城的将士在慢慢减少。

匈奴的潮水大军再一次褪去,城门口留下一具具尸体,多是匈奴的,也有守军的。

而女墙之上,也是如此,只是守军的多,匈奴的少。

匈奴这上了城墙!

中箭的士兵被抬了下来,有的还能呼吸,有的却已经睁不开眼睛。

悲凄哀痛,人们的脸上带着痛苦和仇恨,还有绝望,战争的残酷正收割着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匈奴退去,关城之中只是暂时松了那口屏住的气,因为不知道下一次匈奴什么时候会再来,而那时候还能不能守住城。

而越来越频繁的进攻,表示着匈奴的耐心已经告罄。

沈长泽带领手下将军进入镇北王府,还未褪下战袍的宣灵已经坐在里面等着他们。

她的重剑就搁在手边,上面染了血,这次很凶险,匈奴爬上了墙头。

沈长泽关切的目光在她的身上殷红之处查看,后者掀了掀眼皮,动也未动道:“别看了,都是别人的,我没受伤。”

“那能起来吗?”沈长泽问。

宣灵别开了脸:“累,不想起。”

沈长泽叹了一声:“灵灵,让大夫看看吧。”

宣灵有些不耐烦:“啰嗦,阿月已经去叫了。”

沈长泽于是笑了笑,眼神之中宠溺可见,但是很快他的笑容收敛,叹道:“匈奴的攻势一次比一次强,他们全面攻城怕是不远了。”

“援军呢?”

“沙城,石城,御城都发现了匈奴人的身影,不敢轻易调兵过来。”一个将军说。

宣灵冷笑了一声:“看来咱们得指望着那位还在半路上的太子殿下了。”

沈长泽倒了一杯水,放在宣灵的面前道:“已经去了急报催促。”

“这一来一回少说也得五天,我们能坚持到那个时候吗?”另一位将军问。

宣灵干裂的唇微微湿润,她说:“我们还能再守一次,可是那个时候怕就是最后一次了。”

宣灵说完,所有人都沉默了下来。

守不住城池,也就意味着整个关城将成为人间地狱。

突然,一名士兵从外面进来,禀报道:“宣将军,沙城何将军来报。”

这里的最高将领应该是沈长泽,然而何意却指明给宣灵,可见他对沈长泽并不服。

相比起,镇北王的血脉更让他看重。

宣灵接过信,一把拆开抽出里面信纸,然而才看了两眼却嗤笑地丢到了桌上,嫌弃之意相当明显。

那信直接摔在了沈长泽面前,见宣灵一点也不想说话,便拿起来看了看。

他刚要开口,宣灵便冷冷地道:“你要是敢劝我弃城逃走,那你就直接滚出去。”

沈长泽顿时无奈地苦笑起来:“灵灵,何意说的也不错,关城太难守了,阿和阿羽还太小,得需要人照顾,你陪他们走没人多说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