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边疆告急(第2/3页)

眼看着往自己这桌过来,贺惜朝正琢磨着是不是好好敬一敬,让他彻底趴下的时候,却忽然见到一个内侍带着禁军急匆匆走来。

“皇上有旨——”

这一声高唱瞬间让喧闹的婚宴禁了声,接着众人齐齐在原地跪了下来。

“宣英亲王、顺亲王、礼亲王,内阁大臣,六部尚书即刻进宫,不得有误,钦此。”

这份旨意一下,让所有人都惊讶不已。

这是将朝廷重臣全部宣进宫了呀!

还是这个时候……究竟发生了什么?

在场之人面面相觑,只有几人心中大概有了底。

帝王召见,别说是公主大婚,就是太子大婚也不能有任何耽搁。

萧弘没有时间跟贺惜朝告别,只是吩咐小玄子道:“你留下来送惜朝回去,今晚我怕是出不了宫,就不用等我了。你给我照顾好他,服侍他早点睡,一切等我回来再说。”

萧弘说着抬头望一个方向看去,却心有灵犀地恰好对上了贺惜朝的视线,他安抚地笑了笑。

“殿下放心,奴才省的。”

萧弘于是和萧奕萧铭,及几位大人一同离开了魏国公府。

能在这个时候急召大臣,可见是发生大事。

婚宴已经过了大半,人心浮动,干脆就直接散了席。

不少大臣让女眷自己回府,其余的则匆匆去了某处一同商议。

众多猜测,却不约而同地指了一个方向。

清正殿中添了几个暖炉子,将寒冷瞬间驱逐在外。

然而天乾帝的话却依旧让大臣们心中发冷。

“镇北王薨了。”

怎么会这么快,不是听说还有半年之久吗?

在场的都是朝廷重臣,对北边消息得知虽有快慢,但都心中有底。哪怕再疑惑,可如今急报已经来了,这便是事实。

萧弘来的路上心下就已经有了准备,可真听到这个消息,却依旧瞳孔骤缩,万千思绪就此纷乱。

他抬起头,望向天乾帝,却发现后者也正深深地看着他,眼底深邃却分外不舍。

萧弘握紧的拳头忽然就这么松开了,他朝帝王露出一个笑容,压下那份紧张,平静地点了点头。

萧奕和萧铭皆是皱眉深思,显然对于镇北王他们有自己的消息来源。

谢阁老和王阁老都没有去参加婚宴,是以来得最早,王阁老说:“皇上,北疆一直由镇北王镇守,宣家后继无人,镇北王这一去,匈奴便再无顾忌。如今是寒冬,本不适合匈奴作战,然而如此好的机会,他们是绝对不会放过!”

王阁老起了个开头,周阁老立刻跟着道:“没错,若是等过了冬,大军北上稳定边境,届时哪怕没有镇北王,匈奴想要南下并不容易。”

天乾帝目光沉沉:“匈奴早已招兵买马,他们有镇北王府的消息,如今应是要兵临城下了。”

此言一出,众位大臣的脸色顿时一变,胡阁老忧心道:“匈奴残暴不仁,没了镇北王,镇北军是抵挡不住攻势的。冬日作战艰难,必是不死不休。皇上,老臣以为,如今首要之职,便是清点三军,即刻前往北疆抗敌,万万不能让匈奴破了城池啊!”

这话让所有人都点了头。

“臣附议。”

“臣也附议。”

“可是谁领兵?”魏国公这一问,令几位大人皱了眉。

“先帝在位之时,大齐闻匈奴而丧胆,公主和亲却换不来一两年的和平,幸好有镇北王带兵如神,又有宣家儿郎誓死抵抗,才有了这近二十年的安稳。如今大齐还有谁有此威信?”王阁老的目光轻轻瞥向了一旁未说一语的谢阁老,不禁问道,“谢老有何高见?”

“镇北王抗击匈奴几十年,方有此声望,自是无人能及。”

这话说了跟没说一样,王阁老皱了皱眉,目光便瞥向了一旁。

萧铭于是出声道:“不管有没有此等威信,仗总是要打的。父皇,儿臣以为永宁侯能堪此大任。”

此永宁侯乃是已故永宁侯的长子,正好丁忧在京。

他继续说:“都说虎父无犬子,顾行洲也是统领一方的大将,以其父之威名,也可凝聚军心,与匈奴一战!”

王阁老道:“皇上,如今已经没有时间让将领慢慢积聚威名,礼亲王所选,臣以为可行。”

户部尚书跟着出列:“臣附议。”

永宁侯曾经天乾帝也考虑过,算是很中肯的建议。

萧铭有此见地,不管是自己所想还是与人商议的结果,也算不错了。

天乾帝不禁眼露一丝赞赏。

然而萧奕却不想让他独出风头,便道:“永宁侯向来镇守西边,若是前往北境,万一西域小国趁此机会侵犯大齐,又该如何?”

萧铭说:“总是匈奴要紧,小国罢了,另派将领西行便是。”

“这怕是不妥吧。”

“那大哥以为呢?”萧铭忽然问道,“大哥一句话未说,不知道是否更好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