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阴阳和合万物俱泰(第2/3页)

在听见玉鼎说到人族现状的时候,女娲眸光一闪,随即表情就变得有些高深莫测起来。

也许以往真的是她轻视玉鼎了,没想到这孩子也在不动声色间成长到了这种地步。

谈笑间,就直接点破了当时神族面对的最大困境——天神地祇之争。

说起来,这也算是神族一段堪称“秘辛”的往事,偏偏玉鼎就直接就说了出来。

如果可以的话,女娲其实并不像回忆当时种种。

毕竟那时候,大地还是后土统治时期。

她与后土同为土地之神,曾经身为好友,却也争斗过一阵子。

而她们两人所争斗的核心,则莫过于是洪荒的大地神格——

怎么说呢,同一领域的神祇可以有很多。

但是作为统领的掌管者,只能有一位。

就像洪荒有众多的土地神,但是在后土还未曾化为大地本体之前,这位女神是所有地祇的最高统治者。

严格来说,即便作为天帝,东皇太一,也无权命令隶属于后土统辖之内的地神。

之所以后土具有如此高的神阶,全是因为她最终争夺到了大地神格的归属权。

所幸,后土本身慈悲为怀,所以大地众生平时过得也不错。

可说到人族,则不免又扯出了背后的女娲……

谁让当年女娲曾经和后土为难过呢?

即便后土慈悲,并不会在这种小事情上面斤斤计较。

却难保其手下的众神不会对人族下手,并且以此来为自家上司出气。

就算其中有人摄于女娲威名,不敢动狠手,但是暗中使绊子什么的,还是屡见不鲜。

所以这么些年过去,人族还是挣扎在贫困线上。

若非体内流淌着一部分女娲的神血,恐怕人族能不能存留至今都是一个问题。

现在洪荒,不像开天之初那般繁荣,可大地之上,光是飞禽走兽,就不下数十万种。

这其中有很多都是具有强大杀伤力的存在,随随便便跑过来一支,就可以将人从灭族。

“说起来我曾与帝俊谈论过,他表示,目前一人承担天地之则,有些不堪重负。”

出于某种原因,女娲不想继续和玉鼎讨论人族为何发展如此缓慢。

话锋一转,女娲不待玉鼎回答,忽然又道:“所以在我们和帝俊讨论之后,忽然有了一个想法,那就是取天地五行五方,以此立下‘五方五帝’尊位。”

“五行生生不息,如此立下五方五帝,可是为了五德轮转?”

随手把玩着混沌珠,玉鼎在听见女娲说出“五方五帝”的那一瞬间,眼中瞬间闪过一丝锐光。

来了来了,这才是正题呀!

其实,早在数十万年前,女娲在玉鼎的帮助之下,从镇元子手中取得了一部分九天息壤,就此凑集了成道的所有条件。

随即,她以此作为根本又向着紫光夫人求取三光神水,调和泥土,随即加入了自己的心血创造出人族。

而今这么多年过去,人族在洪荒之上的境地却并不能说很好。

对于这背后的真正原因,玉鼎以及众神并非不知。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人族自身的力量太过孱弱。

作为继承了女娲血脉的种族,人族算是神裔。

说是这么说,偏偏人族就是没有继承到女娲的神力。

没有力量,根本就没有话语权。

洪荒之前一直奉行丛林法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人族自身能力不够,无奈处于洪荒底端。

“只可惜,恐怕众生皆未能料及,日后三界运行,却是以人族为主。”

回想起自己和天元在命运长河中窥见的那一丝痕迹,玉鼎心中唏嘘,同时也很清楚女娲接下来想干什么。

五方五帝,五德轮转。

这一循环如果能够彻底构成,无论是对于神族还是人族,皆有莫大裨益。

众所周知,盘古开天辟地之时,清浊分立、阴阳运化,如此方才衍生出了现在的洪荒。

为神者,至清至阳也。

如果用阴阳太极来作为例子,神族所代表的就是整个阳极。

正所谓:“阳极生阴”,所以从这一点上也就能够解释为何魔族始祖乃是罗睺。

神魔本一体,区别只在形质。

但是,无论是神是魔,其本身都是极为纯粹的个体极端。

简而言之,要不是纯粹的清气,就是纯粹的浊气。

在神魔映衬之下,人族就显得有些奇怪。

因为一开始人族的载体是用息壤之土捏出来的,所以本身性质偏阴,后来即便经过女娲血脉与三光神水调和,却也未能脱去原本的姿态,彻底化为纯阳。

折腾了半天,反而是落得个半阴半阳的混合之体。

对此玉鼎原先也是甚为不解,可是后来等他回过神来,才发现,原来女娲是在下一盘大棋。

先天神族,乃是迎合天地规则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