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风陵有君(第3/4页)

常伯宁眼睛被光刺得一花,再眯着眼去寻他踪迹时,那人已经轻巧跳至阶上,指尖勾着他的眼纱,临风而笑。

常伯宁也不自觉跟他一起笑开了。

封如故算得分毫不错,方才艳阳高照,不消两炷□□夫,天色已阴,面筋似的大雨滂沱而下,在地面打出腾跃不休的雨线。

常伯宁不负端容之名,何时何地都盘腿而坐。

封如故却不。

他卧在常伯宁打坐的榻侧,怀里抱着一只属于常伯宁的莲纹小暖炉,在雨声里睡得香甜。

他睡觉向来死,除非自行醒来,否则寻常响动不能扰他分毫。

他这走到哪里睡到哪里的毛病,真是改不得了。

不过也无需改。

常伯宁抬手,温柔地抚一抚他的头发,从走满云卷暗纹的袖内取出那份聘书,望着上面描金画彩的“封如故”三字发了一会儿呆,便将鲜红聘书压在诸多道门书卷之下。

哪怕是订了婚又被退了婚,常伯宁也不知,为何封如故会在三月前,突然提出要找一名道侣,又为何会在一月前,匆匆择定素未谋面的文慎儿为妻。

这场豪雨从午后落至傍晚。

但未等一场雨过,便有一名素衣蓝带的风陵弟子打着伞,匆匆冲至殿内:“端容君!我师父可在——”

常伯宁轻“嘘”了一声,望了一眼仍睡得舒适香甜的封如故,低声问:“何事?”

有他示范,那剑眉星目的年轻人也不自觉放低了语调:“禀端容君,文家人又上山来了!”

“还我茶具来了?”封如故抬起头来,也不晓得他是什么时候醒的。

“不是……师父,端容君……”年轻人急得脸色煞白,额头冒汗,“是文始门里文三小姐,师父的未婚妻,出事了……”

文慎儿死了。

发现她消失,女侍也并未上报文夫人,只以为她是心情不佳,外出散心。

她被发现时,正是豪雨欲来、天色阴晦之时。

文慎儿是被唐刀一类的凶器一刀断喉的,脑袋被整个割了下来,挂在文始山中最高的一棵树上,鲜血顺着断口淅淅沥沥往下滴,被血染污的乌色长发迎风而舞,猎猎作响。

以唐刀割喉的杀人手法,极似最近发生的连环杀道之案,佛、道两门弟子均受波及,已死了整整十五人,就连风陵外门弟子也遭了害,是以燕江南才会下山调查此事。

然而,在得知这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噩耗后,封如故却开口问了一个异常古怪的问题:“……为何只有头?”

常伯宁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师弟,你说什么?”

封如故重复了第二遍:“为何只有头?”

细细思忖过后,他问来报的青年:“浮春,她的头发朝哪个方向飞?今日是何风向?”

青年被问得愣了,如实回答:“文始山那边,今日该是西北风。”

封如故:“师兄,借笔。”

说是借,实则明抢。

他拿过常伯宁还握在手中的朱砂笔,跳上常伯宁落座的软榻,面朝向他身后挂着的地图,观察片刻,在永靖山上落下第一笔。

常伯宁知道,永靖山是半月前,第一具尸体发现的地点。

但封如故没在上面落上一点,而是横向画了一道朱砂红迹,甚至染污了旁边几座小城镇。

“如故。”常伯宁提醒他,“画错了。”

封如故答:“没画错。头朝东,脚朝西。”

常伯宁反应了一下,才意识到,封如故在说第一具尸体被发现时的状态。

第二具尸身在距离千里开外的九龙镇。

他横尸九龙镇镇中央的街道上,恰是头南脚北,一刀断喉,利落无比。

因为尸体距离太远,而且死的一个是灵隐宝刹的佛门内家弟子,一个是普通修仙小观的弟子,刚开始时,并无人把这两件事情联系起来。

直到噩耗接二连三传来。

死者身份不同,各自之间不存任何交集,出行的理由也各不相同。

唯一相同的,只有颈间的一刃索命红线。

惶惶之际,众道门百思不得其解,凶手谋算这么多条人命,究竟意欲何为?

涂抹在地图上的朱砂痕迹越来越多,一笔一划,横平竖直,每一道就是一具尸身,一条人命。

注视着在地图上逐渐成型的东西,座下罗浮春的呼吸渐渐急促起来。

尸体被发现的方位,与躺位相结合,竟构成了一个字形。

最终,封如故饱蘸朱砂,在文始山,从西北方向西南方,落下了重重的一笔。

……为何其他人都留有全尸,文慎儿却只有一颗头颅呢。

外间闷雷滚过的瞬间,一道雪亮闪电将天际撕出一个口子。

地图上的众多朱砂印记,以最后一点作结,构成了一个巨大的血红的“封”字。

朱砂色彩浓得近黑。

而最后烙上的一点,看上去像是迎风飘舞的带血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