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重逢(第2/4页)

大四元旦,婉拒学妹表白的那天,盛望抓着手机在操场看台上坐到深夜。他想跟江添说话,前所未有地想,又不知道该说点什么。

当初收场的方式太过匆促难堪,两边都一片狼藉。以至于少年时候头脑一热就能说的那些话,大了却怎么都发不出去。

其实发出去也没什么用,他们之间横亘的东西一天不消失,说了就只是平添纠葛与烦恼。藕断丝连这个词听着暧昧缱绻,不过是背道而驰又非要耗着而已,耗到足够远足够长,就能断得平平静静。

他更发不出什么寒暄的话,他想象不了有一天,他和江添会彼此问候着“忙么”“最近怎么样”“有空出来聚聚”,然后给少年情动一层层撒上土,埋进过去。

大学正式毕业的那天,他被辣椒和高天扬拽着,跟一大群人吃了顿散伙饭。好像每个学校每个班的散伙饭都有那么一个固定流程,给各种暗恋对象前男女友打电话。就像愚人节一样,台阶早早就搭好了,万一不尽人意,顺着下来就是。

盛望起初觉得他们是一群傻鸟,太幼稚了。后来被那群傻鸟轮番敬酒,喝得在包厢角落沙发上呆坐半晌,伸手问高天扬:“我手机呢?”

高天扬比他还懵:“你手机给我了吗???”

他茫然片刻,“哦”了一声,从自己口袋里摸出来,认真地点进微信置顶,一个字一个字地输入:你还在吗?

然后撤回。

又输入:我毕业了

然后撤回。

再输入:拿了两个学位,厉害么

……

他一句一句地发,再一句一句撤回,专注得像在修订学术论文。

等到高天扬喝完一圈逃到那个角落,瞄见聊天界面里一个绿条都没有,只有长长一排的“你撤回了一条消息”。

然后盛望说着“我靠想吐”,摁熄屏幕冲进了卫生间。

他的撤回堆得很长,却没能等来一个问号。倒是别人的消息蹦跳不息,成群结队地来祝他毕业顺利。总有这样的一些人,掐着各个时间点祝他生日快乐、节日快乐、新年平安。而他连名字都对不上,只能公式化地回一句谢谢,你也是。

那天之后,盛望再没做过这种事。他好像已经收拾好了所有,精力旺盛地投进了工作里。他去了一家顶级咨询公司,门槛很高,那年在他们学校录取的大多是硕博,他是少有的独苗。

以前孙阿姨常说他十指不沾阳春水,炒个饭都不知道要先搁一点油,不知疾苦。大学毕业他却一秒不曾多赖,迫不及待地投进了人间疾苦中。公司客户很广,各行各业都有,他所在的组别重点对接外资,但他长得好会说话,能力也强,跟各组关系都不错,很快攒了自己的人脉网。

盛明阳以前总把“你还小”挂在嘴边,直到某天生意上碰到一个槛,需要疏通一下关系。他以往的业务很少涉及那一块,一时间还真没找到合适的人牵线搭桥,最后兜兜转转竟然绕到了自己儿子那里。

那天盛望趁着出差喊他吃了顿饭,顺口把牵线的事应了下来。盛明阳这才猛地意识到,不知不觉中,盛望早就不是那个窝在沙发上喝着汽水打游戏的小孩了,也不会再因为他一句话扭开头红了眼眶。

也许是突然感觉自己在衰老,也许是酒到酣处。盛明阳看着盛望在席间握着手机戳戳点点似乎在聊微信,忽然问了一句:“你跟……你们又联系上了?”

盛望动作顿了一下,又继续打完字,收了手机说:“没有。”

他吃了几口东西,又补充道:“他微信好像已经不用了,你放心。”

那个瞬间,盛明阳似乎想说点什么,但最终只是点了点头。他印象里的儿子有点娇生惯养,这也挑那也挑,闹脾气的时候像动物崽子炸起了毛,看着根根直立,其实都是软的。

现在却有不一样了。

他后知后觉地发现,他的儿子给自己包了一层壳,坚硬带着毛刺,严丝合缝还有点扎手。那个后脑勺毛茸茸的望仔已经消失在了时光里,不知道要去哪里找。

不过盛望有一点弄错了,江添不是故意不回消息,而是丢了手机。

江鸥和丁老头是赵曦林北庭帮忙安置的,费用方面也垫了不少。他不喜欢欠着别人,哪怕关系好也不行,但凡攒下一点钱就会还回去。所以即便有奖学金,也过得并不宽裕。他的签证有限制,打不了太多零工。为了尽早还清,他把开支压缩到了最低,租住的街区不太·安全。

他被拦过、偷过、抢过,起初都打算忍耐下来,直到连丢两部手机,才匆匆搬了地方。每回换新手机,他总是第一时间去云盘上把存好的旧视频旧照片扒下来,建个私人相簿,仔细保存好,但又很少点进去。

有一年12月初,他跟着教授去参加一场科研会,返程的时候因为教授私人原因在瑞典呆了两天。那里的冬天漫长难熬,下午三点天就开始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