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第2/2页)

说到这儿,严璟微微停顿:“就算想通了又能如何,严琮还知道动手之前先将他母妃接出宫去,我也不能把我母妃就扔在这乱摊子里独自一人逃之夭夭吧。而且,依着父皇的谨慎,不至于对他们这些小动作一无所知,总应该有些防备?”

“圣上多年以来,深谙制衡之术,朝中重用郑家,却不给他们军中的任何职位;给了西北戍军极大的权限,却偏偏将你这个皇子封地在他们跟前;西南是康王陈启的封地,却又偏偏派了西南军过去防备南越。将各种权力分散到多方势力手中,互为威胁,最后收归于圣上一人手里。”崔峤轻叹了一声,“多年以来从未出过差池,熟料……”

话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严璟又如何能不清楚,便接道:“熟料西北戍军刚北上迎战北凉,我这个封地云州的皇子就被骗回了都城,称臣纳贡多年的南越开始不安分,而在这种时候,父皇居然病倒了,天时地利人和,若我是郑家,哪怕先前再没准备,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老谋深算如郑经,又怎么会毫无准备呢?”说到这儿,严璟神色严肃了许多,朝着崔峤问道,“我一直想不通,父皇素来身体康健,为何会在这种时候突然病倒?”

“殿下真的不知?”

“不知。”

“也难怪,本宫先前又何尝知道。”崔峤轻轻笑了一声,“殿下可还记得,先前陛下结识了几位道士,请进了永寿宫中,深居简出,极少对外露面。众人都知道这几人的存在,但又有几个人知道,陛下之所以养着他们,是要他们为自己炼制仙丹,以求长生。”

崔峤微微闭眼,低低叹了口气:“历朝历代,多得是皇帝想要求得长生之法,可是又有哪个求到了呢?”

严璟哑然,最后只是勾起唇角,露出一个嘲弄的笑:“这可能就是命数,是父皇的,也是大魏的。”

妄求长生,却因而短命。

他咬了咬唇,思量了一会,又问道:“那几个道士现在在哪?”

“或许是因为缠绵病榻,圣上突然就清醒了,授意于我,所以,在殿下回都城前,我便将他们处置了。”崔峤微垂眼帘,“再无痕迹。”

怪不得回到都城之后,严璟再也没见过那几个道士。他凝神在崔峤脸上,低声道:“那,母后现在可否回答我方才的问题,您又做了什么准备呢?”

崔峤看了他一会,似乎是在判断什么,良久,手腕一番,将托在掌心上的东西送到严璟眼前:“自陛下病倒,郑家就一直在暗中谋划,陛下自然有所察觉,奈何眼下情形已不是他可控制的,只能稍作防备,却无法在一时之间将其清理。前些时日陛下虽然还清醒,但精神已是不济,想来他心中已有思量,所以,便将此物交于我。”

严璟朝她掌心看去,一眼便认出了那是统领宿卫军的兵符,宿卫军守卫皇城多年,对圣上忠心耿耿,虽只有两万,但皆为精锐,有他们在,皇城的安危倒是暂且不必担心。

只要守得住皇城,等西南军或者西北戍军其中之一解决眼前情况,抽身回都城,问题便可迎刃而解。所以眼下,只要他们耐得住,急得便是郑家才是。

“那母后以为,郑家何时会动手?”

“应该用不了多久了,”崔峤回过身,目光仿佛隔着屏风落到了床榻上,“陛下如若再也醒不过来,他们便也不会再按捺,到时候,只要将一切推到本宫身上,说是本宫居心叵测,为了谋求皇位,隐瞒陛下病情,甚至还可以说是本宫谋害了圣上,便可以名正言顺的动手了。”

“名正言顺?”严璟轻轻笑了一声,“现在这些都是冠冕堂皇的借口而已,真正能站到最后的那个,才是真正的名正言顺吧?”

崔峤收回视线,安静地看向严璟,良久,轻轻开口:“殿下想当站到最后的那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