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125~128(第4/8页)

“而这种水泥的配方也格外简单,微臣便知道两种。”

“其中一种是将火山灰与石灰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另一种便是将石灰石与黏土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后经过破碎、配料、磨细等步骤,再送入高温窑炉中煅烧,烧完再加入一定比例的石膏。”

“如今秦国一统天下,无论是火山灰、石灰石还是石膏应该都不难找吧?”

“唯一的问题可能是高温窑炉的建造,但是,”林阡看向一直神游天外的墨家钜子,笑道,“现存的陶窑就已经可以达到煅烧水泥的温度,我相信有墨家钜子在,他们必然可以将陶窑改造成更适合煅烧水泥的窑炉。”

墨家钜子先是一愣,旋即惊喜地看向了林阡:“谷丰侯所言可真?”

林阡失笑:“千真万确。”

水泥的煅烧八百度就已经足够,而陶窑的煅烧温度已经达到了一千度。

虽然并不稳定,但必然不会少于八百度。

所以用陶窑改造成专门煅烧水泥的窑炉,本身就有一定可行性,并非空想。

嬴政看向林阡:“你说的水泥真有这么好的效果?”

林阡回头:“回陛下,确实有!”

【水泥在各种穿越小说当中都快要被写烂了,好些人甚至恶趣味地将水泥、玻璃和肥皂并称为穿越必备三件套,其在基建方面能起到的作用多到难以想象。】

嬴政皱眉:穿越必备三件套?水泥、玻璃和肥皂?

这都什么跟什么?

但不得不说,嬴政对水泥的兴趣被彻底吊了起来。

哦,还有玻璃和肥皂。

不过其他两样东西暂时还不用着急,以后有机会可以慢慢问,水泥才是如今的重中之重。

嬴政转头看向墨家钜子:“等会儿散朝后,钜子与谷丰侯商议一下水泥到底该如何生产,若此物真有这般效果,而且原材料真就只需要火山灰与石灰石等物,即便在全国修建道路也并非不行。”

墨家钜子从齐国被拿下后,心里就一直有些忧虑。

如今天降工作,他不但不觉得烦闷,反倒瞬间高兴了起来:“陛下放心,微臣定不负所托!”

嬴政点点头,而后将视线落在了淳于越的身上。

淳于越早在开口指责林阡后,发现林阡并未如自己预料的那般窘迫生气,便已经隐隐生出了几分心慌;等到林阡直接开口拿出了水泥的配方,他更是瞬间就被看不见边际的悔意淹没——

你说他明知道这谷丰侯总能拿出一些稀奇古怪但有用的东西,怎么还会蠢到将她当做软柿子般拿捏,冲着她迁怒发火?

如今对上陛下视线,淳于越额头上的汗水都快要流进了眼睛里面。

但在嬴政注视下,他连擦也不敢擦一下。

嬴政扯了扯嘴角,视线在王绾与淳于越二人身上打了个转儿,半晌直接道:“既然淳于博士这般关注燕齐楚越等地等安稳,等到墨家钜子将水泥煅烧出来,便由你去燕地负责咸阳前往燕地这条道路的修建工作吧。”

说完这话,他便不再关注此事,转而与朝臣研究统一后的其他事务。

比如他与朝臣经过商议后,决定在全国推行秦历,各地均以十月为正月,每年十月初一朝臣都必须入朝庆贺;比如嬴政根据五行之说,以周朝火德盛行,所以秦朝应当是与火德相克的水德为尊,五行之水属玄,黑色,故而秦朝以黑色为尊,衣服、旄旌、节旗等物都应改为黑色;比如定下万物之数以“六”为标准,“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引用史记】;

比如正式下令将全国分为三十六个郡,更改平民为“黔首”;比如下令收集天下武器运送到咸阳,想要聚铸造成每个重达一千石的锺鐻和十二个铜人,放在咸阳宫中;又下令将天下十二万富豪之家迁徙到咸阳定居,以稳定各地吏治。

当然最重要的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等政策,也都是在这场朝会上下达了命令。

等到所有细节都讨论得差不多了,这场大朝会才终于结束。

而此时,天色已经黑透了。

所有人疲惫地从议事大殿离开,个个神情萎靡,似乎回家之后马上就能躺在榻上睡他个昏天暗地。

林阡离开议事大殿后本来打算直接回殿休息,却不想看到李斯与冯去疾、冯劫等人都围拢在王绾身边,似乎正和他说着什么。

她有些犹豫,不知道是否该上前安慰王绾。

因为很显然,不管王绾是否自愿,他都成了那些想在秦国大搞分封制的大臣们的“领头人”,嬴政也许不会惩罚他,却肯定不会再任由王绾继续坐在相国这个位置上了。

李斯一眼就看到了她,立刻笑着冲着林阡挥了挥手。

林阡犹豫之后,还是抬脚走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