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祖师遗训(第2/3页)

真想看看他们瞠目结舌的样子。

“沧流、擎崖两界,双生同长,表里相依,余游历诸天万界,鲜见此状,于两界之间逡巡考察,发现擎崖界于我不合,缘份未到,遂落入沧流界之中。彼时,余气息奄奄,已近乎穷途末路,甘愿自降魔种,故能化神之躯,进入沧流界。”

魔种是魔门大能的一种常见手段,是以本尊的修为,分出一部分本源,化作魔种,流落到四面八方,只要有一个魔种存在,附身在某个人,又或者是某个普通生灵的身上,那么这位大能就有可能死而复生,重回巅峰。

当然,这种希望也不算很大,只比寻常凡人修仙要容易那么一点,走到高处后能继承原主的遗产和经验,算是一点优势。但也就是因为这么一点优势,便足以说明这有魔种的大能的难缠了。

散布魔种对于大能来说,也算得上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因此除非穷途末路,否则谁也不会干。而倘若散布了魔种的大能最后真的陨落了,不能直接说他死了,也不能说是还活着——大概就是修仙界版本的薛定谔的魔门大能。

魔种消耗的是本源和修为,只有高端的修士才有这个资格,像是沧流界的这些元婴真君,就绝对远远没有这个本事的。

钱祖师作为魔门化神大能,无奈之下选择了分化魔种,实力和境界大幅度削弱,这才勉强挤进沧流界而没让后者当场崩毁。

虞黛楚从听说钱祖师这么一个人之后,就产生的疑惑,也终于就此释怀,能够继续分析起沧流

界和擎崖界的事情了。

双生同长,表里相依——沧流界与擎崖界的关系,竟是如此密切,也就难怪在沧流界即将崩毁的时刻,会出现通往擎崖界的通道了。

那么,所谓的表里相依,谁是表,谁又是里?一方崩毁,另一方有是否会随之崩毁?

虞黛楚细细思忖,觉得按照两界大能和原剧情的逻辑来看,既然崩毁的是沧流界,而擎崖界独存,那么所谓的“表”大约就是沧流界,而“里”则是擎崖界了。

——只要不会伤及擎崖界,什么都好说。

“余在沧流界设下极乐天宫,四方分殿拱卫主殿,特特击杀四凶兽以镇阵法,天长日久,滋补自身,疗养暗伤,岂料天道可易,大道忽变,一切尽皆成空,回顾往事,不胜唏嘘。”

原本,钱祖师是想在沧流界养好伤,集整个沧流界之力来供养自己,等到伤好了再杀回天外的,结果一切都布置好了,却发现大道忽然变了,伤也治不好了。

虞黛楚估摸着,这位倒霉的祖师,下场大约不是很好,这个先辈的故事,大约是个bad ending。

“……孤注一掷,于擎崖界设下传承与阵法,冀图借两界双生玄妙,背水一搏。”钱祖师叹气,“半途力竭,终是不成,心灰意冷,两界阵法遗落,懒待收拾,分予后人便罢。”

钱祖师没能成功,但他留下的阵法和传承,却也不是就此报废、毫无用处了。

说完了唏嘘往事,自然该聊一聊正事。

“沧流界终有崩毁之时,届时生灵涂炭,皆是我徒子徒孙,心中总有不忍,遂留下阵法,留待后人。”钱祖师郑重介绍起自己布置的阵法来。

这是一款横跨沧流界、擎崖界两方世界的超级大型阵法,之前让淮山真君引以为傲的游明阁阵法在这个阵法面前,简直就是弟中弟中弟。

它拥有多种功能,一开始只有沧流界部分,是钱祖师用来疗养自身、恢复伤势的,后来发现天道在变,自身跟不上变化,又添加了擎崖界部分,由于主材料是四凶兽的躯体和灵魂,所以格外契合,是借两界的特殊构造,给钱祖师一线生机的。

但同时,这个阵法如果成功,会让两界合二为

一,顺利成为一个新的世界而不伤及生灵,本质上是两个小世界合并成一个更为高端的世界。

届时,新的世界大约能容纳刚突破的化神修士存在了。

很可惜,钱祖师想靠融合两界的阵法来突破、恢复实力,没有成功,但这只是因为他当时穷途末路、手段已经用尽了,只要再给他稍稍续命一波,只怕就能成功。

阵法本身是没有问题的。

“沧流界早晚将崩毁,余心下不忍,故特特留下此方传承,留待有缘人启动阵法,救沧流界于危难之中。”

这个有缘人,自然就是到处乱跑,集齐了两界传承的虞黛楚。

“阵法已十分完善,后人若想启动,只需两个条件:一,半步飞升,实力达到此方世界的极致;二,身负余两门传承,与阵法相契合。阵法启动后,两界终能合一,有缘人亦可突破化神,飞升天外,此谓飞升大秘。”

飞升大秘,原来就是这么个玩意。

虞黛楚听完,只觉有些好笑——淮山真君找了一辈子的飞升大秘。本以为会是什么金玉良言、妙法真传,原来是一个阵法,倘若淮山真君真的能得到这机缘,发现自己根本没法用,岂不是要气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