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第3/5页)

“是。”

等姚三走后,唐慎再翻开这本“符箓”书,静静看着。

要是姚三有幸穿到后世,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此刻他恐怕就能认出来,这满满一本的哪里是什么道家符箓,全是汉语拼音!

将这本汉语拼音放入书架后的暗格里,唐慎吹灭蜡烛,离开书房。

唐璜和姚大娘刚来盛京,对繁华的帝都好奇不已。唐慎每天要去衙门,自然没空带他们到处游玩,就把这件事交给了奉笔。

当上起居舍人半个月,唐慎终于真正开始记录皇帝起居。

这日早朝,他不再与李舒一起来到御座左侧,而是单独一人来到御座右侧。如同每天演练过的无数遍一样,唐慎与百官一起朝见皇帝,然后坐下,提笔记录。

下了朝,他与李舒再来到御书房。皇帝看书看奏折,他们也不歇着,把今天之前记录的东西再润色一遍,确认无误。

一整天下来,虽说没有写多少字,可唐慎整个人紧绷着,后背湿了好大一片。

从头到尾,赵辅都没有看他一眼,仿佛全然忘记自己曾经在紫宸殿上亲自点过这个探花郎。

入了夜,赵辅进入登仙台,唐慎和李舒在门外候着。

这位李大人在其他起居舍人的口中并不是个脾气好的,但也不算特别难相处。可唐慎跟在他后头学习,他向来和颜悦色。唐慎知道这是因为自己师出名门,有“靠山”。其他人的话,哪怕是那状元姚僐,与李舒是平起平坐的五品起居郎,李舒都没这么照顾过。

两人守在登仙台外,估计还要再等一个时辰皇帝才出来。

李舒笑道:“第一日真正当差,唐大人,感觉如何?”

唐慎故作愁苦:“寻常在一旁看着,还觉得轻松,真要自己上了,却是千难万苦。旁的不说,就说圣上与臣子们对话时,他们语速太快,我一时间跟不上。可又不敢记错一字。”

李舒点头道:“你这样是对的,哪怕没记上,晚些时候我们还能互相看看对方的记录,作为补缺。可要是记错了,那可是要命的事。”

两人小声说话,天色渐渐暗了。

又过了小半个时辰,只见一个穿着深红官袍的人步履匆匆地从宫道上走来。夕阳之下,这人戴着一顶官帽,面如冠玉,眼若桃花。李舒和唐慎都下意识地朝他看去,这人刷的转过视线,目光锐利,直直射向两人。

李舒看清来人,心中叫苦:怎么是他!

接着赶忙低下头不再看。

唐慎却看了几眼,这年轻的官员见唐慎还在看他,勾起唇角。过了片刻,他收回视线,来到登仙台前,对守着殿门的道童耳语几句。这道童立刻推门进殿,不过一会儿,他就出来,开门让这个年轻的官进去了。

殿门关上,李舒松了口气,小声道:“可算送走了这尊瘟神。”

唐慎问道:“那是谁?”

李舒四处瞧了瞧,明知没有人,还是更加压低声音:“大理寺少卿,苏温允。不是个好惹的角色,往后要是能避着走,就避着走。大理寺共有两个少卿,他也就是个四品的官,但天底下所有犯了事的官都归他管。而且架不住圣上宠幸。登仙台这地方,除了中书省的几位相公,也就征西元帅李景德,户部尚书王子丰,还有他苏温允可以进去了。”

唐慎双目一缩。

苏温允!

开平二十四年八月初七,圣上召大理寺少卿苏温允。帝曰:‘朕昨夜恐梦,见苍生于牢中哀嚎,血泪栏杆。’苏卿答曰:‘陛下仁慈,臣犹不及。’帝曰:‘以天下哀而朕哀,苏卿哀朕之哀乎?当奖苍生,福泽百姓,朕大赦天下!’是日,宋帝大赦罪人。

苏温允管着天下所有犯事的官,那么两年前,钟泰生就被他管着!

正想着,殿门又开了,苏温允从里头出来。

唐慎低眼看着地面,这次不再看他。只见一抹深红色的影子从登仙台里出来,路过唐慎和李舒时,似乎稍稍停了一瞬。但或许是错觉,他又继续向前,扬长而去。

从那以后,过了几天,唐慎再没见过其他官员进出登仙台。

起居舍人的职务他越做越顺,得心应手。姚僐倒是比他差一些,姚僐身为起居郎,一般记录皇帝起居的任务主要是交给起居舍人,起居郎只是起到补充查漏和督促的作用。可姚僐从武多年,拿笔写字不如唐慎那么快,记录皇帝语录时偶有跟不上的情况。

如此,便入了十一月。

十一月初,唐慎回到家中,只见姚三穿着一身裘衣,早已等候他多时。见到唐慎,姚三立刻走过来,道:“小东家,那边的事和我们原先想得有些不一样,信上也说不清楚,我只能回来一趟。我听说陆掌柜已经把细霞楼的地址选好了,那座酒楼也盘下来了,但我这边却出了漏子。”说到这,姚三露出惭愧的神色,“我这次来,第一,我想让陆掌柜跟我一块去,有他在也方便点。第二……我想请您私底下,和我一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