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1 章(第4/5页)

白瞎子只听了一会儿就继续埋头吃着东西了,作为一个妖,她很喜欢人间这些下三流的东西,什么吹拉弹唱,她都爱听,她点评道:“论声乐,还是要数春南第一。”言下之意就是这些蜀人的水平不行。

大约是孟长青不通音律的原因,他倒是觉得这乐声很好听。

一曲了,那群乐师停了下来。客栈里的客人为他们喝了彩,那几个乐师起身一一谢过。客栈里又恢复了原样。

孟长青注意到李道玄几乎没吃东西,又看了眼低头一个劲儿吃着东西的白瞎子,他起身去找店家打算再点几样东西。

孟长青离开后,桌上只剩下了白瞎子与李道玄两人,白瞎子揽着盘子吃个不停,余光不时地瞥向一旁坐着的李道玄,莫名有些心虚,她吃东西的速度渐渐地慢了下来。

为了掩饰心虚,白瞎子找了个话题,就问道:“真人喜欢声乐吗?宫商角征羽,五音十二律?”

李道玄不知道为什么,没有说话。

柜台前,孟长青正和那女店家说着话,忽然有弦声在院中响了起来,那女店家一下子扭头看向声音的来源,隔着两道帘子什么也看不清。孟长青刚一听见那调子,整个人仿佛遭到了雷击似的定在了原地,脑海中闪过四个字:怎么可能?

吴聆?

这弦声他曾经在西洲城夜雨里听了一夜,吴聆已死,这曲调怎么可能会再次在此地?

孟长青一把揭开帘子猛地走了进去,在看清楚堂前的景象时,他忽然彻底愣住。

白瞎子手里端着个盘子连吃东西都忘记了,一双眼睁大了看着那坐院中抱着琵琶的人,也不知是被那弦声所震撼还是被那个弹琵琶的人所震撼。两袖真人剑纹,修长的手指在弦上掠过,李道玄的神色没什么变化,天光如雨全吹落在了院中,弦声响起来的那一瞬间,白瞎子真的以为神仙从道像中走出来了。只有孟长青这种不通音律的才会听不出来,如山如海,如雾如霭,这分明就是东临玄武的古调。李道玄抬头的时候,望见了愣在帘子旁的孟长青,手指拨着弦,他没有说话。

弦声如水,草木犹青。

一模一样熟悉的曲调。孟长青怔在原地,直到这一刻才猛地明白过来,为何当日在吴地李道玄会说对他那一番话。错了,一开始就错了,是他认错了,西洲城雨夜那个人,不是吴聆,是李道玄,一开始就是他,从来就是他,最后仍是他。

从来没信过造化,却在这一瞬间真正地感觉到了,造物弄人。真是造物弄人。

他朝着李道玄慢慢地走了过去。

李道玄看着孟长青的眼神,他忽然发现,原来有些事情他心里是希望孟长青知道的。孟长青没有打断他,而是走过来在院子里的台阶上坐下了,李道玄看着他继续弹了下去,眼前忽然掠过去这些年来发生的事,这一支曲子很长,最后结束的时候,他压了下弦,一声清响,雨声不歇。

客栈中没有一个人说话,那将琵琶借给李道玄的乐师们久久回不过神来,满堂只闻淅沥雨声。在这个远离道宗的南蜀偏僻小镇,没人听过玄武的古调,也没人认识李道玄或是孟长青,他们只是单纯地惊艳于这支曲子,惊艳于这一幕。

李道玄看着孟长青,道:“这是东临古曲,讲述的是道祖慧剑断情的故事,四百多年前,你师祖命人将一百多段曲谱整理出来,尚未整理完毕,玄武遭逢大变,此事搁置了下来。后来你掌教师伯觉得,门中弟子年纪尚轻,耽于声乐有碍修行,于是废弃了声乐教习。你们这一代弟子大多没有听过这曲子。”

孟长青道:“西洲城那天晚上,是您?”

李道玄低声道:“是我。”过了片刻,又道:“李岳阳说,你以为那晚是吴聆。”

孟长青说不出话。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孟长青不可能猜到那个人竟然会是李道玄,他甚至不知道李道玄通晓音律,一双眼睛似乎慢慢地亮了起来,又有些不知从何而来的伤感,他一瞬不瞬地盯着李道玄看,好像要将他的样子彻底地刻入脑海中,永远也不会再忘了。

是啊,他一直以为那天晚上是吴聆,李岳阳当初问他为何会喜欢吴聆,他说是因为弦声。而李道玄原来都知道。孟长青有些无法想象,当初李道玄见到他和吴聆在一起,听他对自己说那番话的时候,心里是什么感觉。他张了张口,终于道:

“对不起,师父,我……”

李道玄道:“不是你的错。”他看着孟长青的眼睛,低声道:“都是过去的事情了。”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

一旁的白瞎子已经走了上来,她有点没听懂这两人在说什么,忽然小声问孟长青道:“你们说什么?什么吴聆?”这不是玄武的曲子吗?怎么扯上了吴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