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5 章(第3/5页)

孟长青付了钱。

这摆渡人数着钱看了他一眼,大约是奇怪这大雪天的不在家好好待着怎么一个人怎么跑这儿来了?他本来是打算撑船离开,又在河中央停住了船回头朝着孟长青喊,“喂!后生!大雪封路,这河上摆渡的都回家过年了,你想再次渡河回来只怕要等七日之后了,你若是愿意多给点钱,挑个时间我可以过来接你!”

孟长青道:“不用了,多谢。”

摆渡人听他这么说,也就没说啥,一个人撑着船离开了。

孟长青走到了山下,然后他停下了脚步,,一直到天都快暗了,他也没有再往前走一步。他这些年在太白城听了茶馆里的许多故事,鬼似乎特别爱讲故事,他总是常常听见说书人说这四个字,“物是人非”。

说书人说“物是人非”,往往是极为轻描淡写的,这山这水依旧如此,谁谁谁却变得如何,一笔轻轻带过,听上去好像并没什么,孟长青从前也觉得没什么,直到他真的亲眼目睹这一幕,他才终于发现人世间的语言原来这样的精妙锋利,短短四个字道尽了一切。

冬日这天本就黑的快,日落时分,山道上,一个七八岁的玄武小道童往山上赶,他今天白天犯了些错误,被师兄罚着留堂抄书,刚一抄完他便急急忙忙地往山上赶,想着可以快点回去。

小道童跑的有些急,刚跳上最后一道山阶的时候,迎面似乎有一阵风轻轻地吹了过来,他抬头看去,眼前刹那间一片模糊,像是有什么东西钻入了他的识海。

他在山道上站住了。

等过了一会儿,他再次抬头的时候,脸色和神态已经全然变了,他站在原地看着这空旷无人的山道,夕阳余晖照着他的略显稚嫩的脸庞,一切都沉默极了。

他转了方向,走上了另一条山道,来到了玄武百字碑前。夜幕中,小道童将骨灰一一埋入地下,高岗上无声无息地竖起来十几块新碑,上面刻着姓名年岁以及生平功绩,月光照耀着碑上的字,最后一句是:“一生志在降妖伏魔,于北地殉道而死,少年虽死不改其志。”

小道童在那几块碑前站了很久,也不知在想些什么,过了许久,他终于转身离开了此地。

这玄武山是真的静啊,静到不闻一点声音,雪无声无息地下着,落在了满是枯枝的山道上,有如化外的人间。

小道童正在往外走,看上去是要离开玄武了,却在路过一座山的时候蓦的停下了脚步,雪落在他的头顶上,过了许久,他才慢慢地扭头看去。那座山笼罩在大雪中,银闪闪的霜雪在夜里发出光来,山脚立着一块名为“放鹿”的碑。小道童站着看了很久很久,久到雪都覆过了他的道靴,终于,他控制不住似的慢慢朝着那座山走过去。

久不闻脚步声的山道上,响起了脚步声。

一切都很熟悉,熟悉的山道,熟悉的银杏林,熟悉的亭台楼阁,熟悉的水沉香味道。小道童在山道上一步步走着看着,终于,他停下了脚步。

掩在了这深山之中的宫殿屋宇,还是当年所熟悉的样子。门扉半虚掩着,门外的几道长阶上有一些枯枝落叶,上面还沾着些没有化干净的雪,亮晶晶的闪烁着光。大门的两侧贴着好几年前的春联,红色已经全部褪干净了,上面的字迹也已经快看不清楚了。小道童抬头看着那两副熟悉的对联,视线停住了。

屋檐下挂着一盏灯,昏昏暗暗的,蒙着厚厚的一层灰。

没有一点动静传出来,也没有灯光,这地方看上去似乎很久都没有人住了。

小道童不知不觉间竟是已经走到了那大门前,手放在了门上,他好像是怔住了,终于,他试着伸出手去推那扇门,他慢慢地、一点点地推开了那扇门,走了进去。

大殿的前院空空荡荡的,不见任何的摆设,地上铺着些落叶,靠近廊下的地方靠着把收好的竹伞,上面的细线还没有拆开过,还维持着上一次使用完的样子。小道童看着那把熟悉的伞好久,然后他继续往里面走,他走的很慢,一边走一边愣愣地看。所有的东西都和原来一模一样,一点都没有变过,唯独后院不知何时多了一株梨树,枝头落上了厚厚的雪,就像是开满了花似的。

小道童推开门走到在那株梨树下,仰头看去,莫名就看了很久。

身后有脚步声响了起来,由远及近的。

小道童一下子回过神来,下一刻,他好像终于意识到了什么,脸刷一下白了。

李道玄今夜没有睡下,忽然听见后院有细微动静,出来看了一眼,一出来就看见有个小孩呆呆地在梨花树下站着。这小道童瞧着才不过七八岁的样子,穿着件纯白的玄武道袍,套着个厚厚的白狐裘领子,手藏在袖子里,一双眼睛愣愣地看着他,好像是非常地震惊,惊诧到连说话都忘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