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3 章(第3/4页)

吴聆没死。其实也是,有的人,死了是远远不够的。有的人,你是舍不得他死的。

你得用他的血一遍又一遍浇你心头的块垒,浇你心头的火。

吕仙朝忽然笑了出来。

今夜的太白城,果然是热闹非凡,淌这场浑水不亏,不亏啊!一群人眼睁睁地看着吕仙朝蓦地大笑出声,那场景又怪异又莫名让人转不开眼。孟长青抿着唇发不出一点声音。

*

次日,吕仙朝已经没事人似的坐在太白城鬼楼里喝酒了。雨也停了,日头高高挂起,城中大街小巷又是鬼魂来来往往,昨日的风波似乎什么痕迹都没留下,只是城门上却落了重锁。

吕仙朝在鬼楼里坐着。六神被劈得尽灭,差一点魂飞魄散,脸上五官都被融没了,搁在正常修士身上,估计是连三更都捱不过去。但吕仙朝不是一般人,他是天下一等一的魔头。当年亲眼目睹过发生了什么事的道门修士都有个念头,那就是,吕仙朝这个人,他似乎死不了。

无论是什么样的风波,哪怕是其他人全都死里头了,唯独吕仙朝,他就是能安然无恙,且愈发猖狂。

一个晚上过去,除了新生的眼珠子还有些瞧不清东西,吕仙朝大体上已经看不出什么大的异样了,他一个人坐在鬼楼里喝酒,没了仙印压制,通体舒泰,忽然他挑了下眉,大约是刚刚解除禁制,耍耍威风,放下杯子的那一瞬间,他身上的煞气一下子放出来,镇得整条街的鬼都喘不上来气。

一收一放一个来回,整条街的鬼都跑光了,吕仙朝似乎觉得这挺有意思的,笑了声,而后望向面前坐着的孟长青。

孟长青一直望着吕仙朝,终于伸出手,接过了递过来的酒。

一夜之后,似乎一切都风平浪静。

太白城中,一个年轻的道人走在通往城外的白石子路上,似乎正要离开太白城。沿路几个小鬼头在谷场放风筝,风筝也不知道是哪里捡来的,破破烂烂,怎么也放不起来,一群小鬼叽叽喳喳地蹲在地上围着那风筝商量着对策,引起了那道人的注意。

谢长留停下了脚步,远远地望了他们一阵子,抬手袖中一道剑气轻轻掠了过去,十几只风筝忽然从小孩堆中高高跃起。

小鬼头们兴奋地尖叫起来,一个小鬼似乎注意到了远处的道人,忍不住伸长脖子看他,她看见那神秘的道士朝城外走去,身影消失在路尽头,风筝高高地在春风里飞。

谢长留的那柄仙剑永远地立在了碑林中,代替了一块金碑,镇压着鬼城中的阴煞之气,算是报答当日孟长青出手相助。他离开了太白鬼城,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要去做什么。临走前,他与李道玄告别,如今的他似乎与当日宣阳城时的样子相去甚远,两人也不知道是说了些什么,谢长留走后,李道玄一个人在庭院中站了许久。

天地之常,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物而无情。

孟长青以为李道玄会问自己吴聆的事,但是李道玄没有,李道玄撤了吕仙朝的禁制,写了封信寄回了玄武,似乎决定暂时先不回玄武了。

此事一出,孟长青心里清楚,这事儿怕是远远没有结束。吴聆那一半魂魄一出现在他眼前,他就知道这事不简单。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昨晚吴聆那一半魂魄身上煞气有多重,绝非善类。若是任由他滞留人间,不知道要生出多少事端。

更何况,那一半魂魄明显是盯上他了,也许是要找他算账,报当年之仇?孟长青不在乎,他倒是还怕吴聆不上门。

吕仙朝心里头高兴,孟长青很久没见着吕仙朝这么高兴了,这人好像又有了乐子,连眼珠子都亮了些,一边好好将养着魂魄,另一头,又一整日一整日在鬼楼里喝酒,不知道在盘算些什么。又也许他只是想喝酒,人生在世,及时行乐,非如此不能够尽兴。

孟长青有些看不明白了,他原以为吕仙朝会立刻冲去城外找吴聆,却没想到吕仙朝似乎不着急。

终于,孟长青走进了那座鬼楼。

吕仙朝坐在鬼楼中和恶鬼说着话,闻声抬头看了眼,发现是孟长青,晃了下酒坛子,意思是问他要不要来点。

孟长青看着吕仙朝那副样子,在他面前坐下,终于问他:“你今后如何打算?”

“你说呢?”吕仙朝笑了下,身旁的恶鬼自觉散了,只留下他与孟长青两人。吕仙朝瞧着孟长青,一对漆黑的眼珠子里跟有活物在走似的,他把酒给孟长青斟满了,主动道:“来,我们喝一点。”

孟长青心忽然有些抽,想说句什么,却没有说出来。

当年那群人,真的只剩下了他与吕仙朝二人。

吕仙朝也不知道是不是喝醉了,和孟长青说:“说真的,你早点跟着李道玄回玄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