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第3/3页)

孟长青看了眼李道玄,低下了头,被程夫人搂到怀中时,他终于擦了把眼睛,挤出个笑容,有点怕自己扫兴。

程夫人摸摸他的脑袋,以为他是怕生,哄道:“乖孩子,叫什么名字?”

“孟孤。”

“来,叫娘。”

孟长青仰着头,“娘。”

程夫人一把将孟长青搂到了怀中,“乖孩子,以后娘亲疼你,这孩子怎么这么瘦啊?”

李道玄在一旁看着,孟长青紧紧地攥着手,浑身都在轻微颤抖,可面上却依旧笑着,一只手抱紧了程夫人。程夫人也将他楼的极紧。

程老爷回过头看着他,“真人,若是不不嫌弃,去寒舍坐坐,喝杯热茶,祛祛寒气。”

“不了,多谢,我还有些事。”

程夫人忙将孟长青放下,拉着他的手道,“来,阿孤,和真人道别。”

孟长青极力收拾好情绪,半晌才抬起头,缓缓露出个笑容,“道长,再见。”他朝李道玄挥了下手,大声道:“我一定会听爹娘的话,我会好好孝顺爹娘的。”

李道玄点了下头,转身离开。

彼时江平满城火树银花,有富家子投箭正中酒瓶,喝彩声一浪高过一浪,孟长青看着那远去的背影,终于鼻子一酸,落下泪来。

程夫人道:“阿孤,饿了吗?娘亲回去给你煮馄饨好不好?”

“好,谢谢娘亲。”他抓住了程夫人的手。

程夫人心中更是喜欢,笑得极为高兴,一家人一起往程家走。

另一头,李道玄走出去很远,终于停下了脚步。热闹逐渐远去,城外江清月明,乌篷船停泊在岸,他在江边站了一会儿,不自觉却是站了几个时辰,天翻鱼肚白。

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停在这儿,原来是该回玄武,可莫名其妙总想着那孩子最后对自己笑起来的样子。

早起的摆渡人披着蓑衣爬出船篷,就着昏暗灯烛,坐在船头叼着烟斗,烟灰四落。他瞧见江岸上似乎站了个人,模模糊糊地也看不清面容,便哑着嗓子招呼了一声,“客生!过河吗?!”

那人似乎没听见他喊话似的,一动不动。

忽然那身影一下子消失在晨雾中,摆渡人瞪大了眼,还道是自己眼花,忙抬手用力地擦了下眼睛,“神仙?”

*

次日早晨,孟长青从睡梦中醒过来。程夫人在他身旁坐着,似乎有些不舍。“睡醒了?”她摸摸孟长青的脑袋。

孟长青喊了声娘。

程夫人笑了起来,道:“乖孩子,再喊一声。”

“娘。”

程夫人不知道是想到了什么,看了孟长青一会儿,终于轻轻叹了口气,把叠得整整齐齐的新衣裳递过来,“来,把新衣服穿上,真人在等你。”

“真人?”

走入大堂时,孟长青望着那背影,整个人都傻了,连话都不会说了。

两头皆空的吊顶走廊,李道玄回过身来,依旧是那副熟悉的冷淡面容。

很多年后,孟长青仍记得那个场景,去而复返的李道玄站在屋檐下,外头下了冬季第一场雪。小巷子里的孩童吵吵嚷嚷地颠着不知哪里捡来的绣球,争抢中,绣球不知被谁踢了一脚,高高跃起飞入了院中,巷子里传来一声惊呼。

“球!球!掉院子里去了!”

“让你别抢啊!”

“谁抢了!?”

绣球挂在了院中槐树上,李道玄抬手捞了一把,七彩的绣球掉下来,像一只燕子似的正好落在他手中。他微微动了下手腕,绣球高高抛起飞回巷子中,墙外,一群孩子正大声吵着,忽然看着绣球从天而降,激动得直嚷叫,“看!飞回来了!球飞回来了!”

李道玄回过头,望着一动不动的孟长青,“收拾东西,与我回玄武。”

孟长青怔住了,似乎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爹娘……”

“我与程氏夫妇商量过了,回屋收拾东西吧。”

孟长青彻底呆在了原地。

向略带不舍的程氏夫妇告完别,走出江平城十余里,孟长青才终于敢相信这是真的,李道玄回来接他了,带他走,回玄武。

在被孟长青盯了一路后,李道玄终于低头看孟长青,小孩的指头纤细而软,用力地抓着他的袖子,指甲都白了,好似生怕被抛下。终于,他开口道:“孟孤这名字取得不好。”

孟长青怔怔的。

李道玄望向青色远山,一重又一重,巍峨徜徉,日出东方,不败其气。他低声道:“孟长青吧。”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是谓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