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第二卷·二十

建元十一年冬,御书房。

窗外又雪花纷扬,漫天鹅毛大雪已经落了三天三夜。午膳用过,皇帝站在窗前眺望着,雪花被风捧到他脸上,瞬间化成一滴水珠。

皇帝在窗前站了很久,陪伴他的只有静默挥发热度的火炉。

当值的侍卫进了屋,远远跪着,禀告:“皇上,军中传信,季老将军病危。”

皇帝依然站在窗边,只是背影明显的一震,许久没有任何回应。

侍卫跪了片刻,默默退下。

申海自门外进来,站在帝王身后,敞开的窗户里寒气迎面而来,很快他就感到脸部的僵冷,而皇帝还是在那处站着,望着窗外天地一白,仿佛成为雕塑。

雪花簌簌而落,有些试图闯入屋里,却在半途中被火炉散发的热度蒸成了水滴,坠落在窗前那人的明黄龙袍上。

申海退了几步,跪在皇帝脚下,“皇上,保重龙体。”

皇帝听了声音,才转过身来,自己合上了窗户,不理睬他的话,只道:“季老将军不行了。”

申海愣了愣,很快反应过来,道:“季将军已经离开一年了。”

皇帝“嗯”了声,坐回椅上,不紧不慢的道:“老将军一走,朕就该收回虎符了。”

又道:“也不知季玖能不能赶回来。”这一句声音很轻,倒像是自言自语。略顿,皇帝重新提起音量,问跪在一旁的申海,“季玖知不知道,朕是故意支开他的?”

这样的问题,申海不知该如何去回答。边城过后便是沙漠,沙漠之后就是绿地,绿地之上,必是匈奴人的集聚地。这样简单的事,常年居住在边塞的孩子们都知道,而皇帝,却派季玖远走,探察地形。

这样的地形,探与不探,其实都无有差别。因为沙漠里的沙是流动的沙,就算季玖走过去,也未必能按照之前的路线走回来。如何进退,是否寻的到匈奴王庭,寻得到一次,是否还能寻到第二次,一切全凭天意,以及将军本人是否敏锐。

申海沉默良久,才小心翼翼的道:“季将军聪明过人。”他说,只说了这一句,而后再不说旁的话。

皇帝也缄默了,望着龙案上那些奏章,许久方道:“他根本不在意朕是不是故意支开他。”他在意的,只是那句承诺。待他返京之日,便是天下兵马交予他之时。皇上摆弄着案上那些奏章,心想这天下,没有人比他更了解季玖想要扫平匈奴的急切,因为他也一样。

所以,在一切未筹备好之前,他要将这个人远远放逐了,放逐到一个很远的,危险,却不必面对暗枪冷箭的地方。

在挥师匈奴之前,他要洗掉一些人,其中不乏与季玖往来密切的人。季玖若在,他们或许会起争执,也或许,会将季玖牵连其中。

无论哪一种境况,都是他不愿意看到的,所以,放逐季玖,是最好的选择。这皇城,远比沙漠危险。

回过神来,皇帝看向申海问:“奏折拟好了吗?”

“好了。”申海应了声,取出一份折子来,道:“明日早朝,张大人会亲自上奏……”

皇帝挥了挥手,打断他的话,“剩下的事你去办吧。”

申海连忙叩首,应声退下。

申海一走,皇帝又招来先前禀报的侍卫,问他季老将军病情,侍卫原就是他的心腹,负责军中安插耳目,监视军队一举一动,此次季老将军发病已经三月,眼看是要撑不下去,这才来禀告。

皇帝问:“还能撑多久?”

“据说已经不进汤水,怕是过不了冬了。”侍卫站了会,补了一句:“老将军年岁大了,说病就病,也是正常。”

皇帝却轻嗤一声,不置可否,叮嘱两句便让他退下了。

到底是年轻人,经历太浅,哪里知道,季老将军并非年老而体衰,而是独子离去一年,了无音讯,忧心而病重。

这些沙场上的将军们,经历了太多杀戮,见过太多生死离别,日久天长,个个看上去都是铁石心肠。却不知道,铁石包裹下的心也是软的,也会有牵挂与眷念,那份牵挂眷念,只会比寻常人更为深刻与隐秘,因为那是将军们的软肋,牵一发而动全身。

侍卫退下了,皇帝一个人又回到窗前,望着外面雪花飞舞,不知道下一个雪花纷飞的年头,能不能看到季玖回来。

三月,季老将军病逝。将士们抬着他的灵柩回城,葬在季家祖坟,皇帝御驾,亲自送行。

入秋,有密信传入宫中,说是在匈奴人的游牧队里,似乎见到过季玖。

转眼又是一年冬,血洗过的朝堂恢复了安定,申海亲自去了一趟边塞城镇,寻到了季玖留在城中的那五百兵士里其中一队,问询季玖的动向。

他走后,那一队兵士以驼队打扮,进了沙漠。

开年二月十六日申时,季玖的驼队,缓缓出现在地平线的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