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荣国来使(第2/2页)

说来陆启沛升官也不过是这半月间的事,而大朝会五日才有一回,两人朝会时虽站在一处,可分属不同衙署,拢共见面也不过几回。眼熟是正常的,一时想不起也是正常的。

陆启沛闻言心中暗跳了一下,面上却只是淡淡:“是吗?看来陆某这长相倒是大众脸。”

前后有听到两人对话的人闻言都是一滞,看向陆启沛的目光也有些一言难尽——少年面如冠玉,生得一副芝兰玉树的好相貌,朝中都在传祁阳公主是被这位寺正大人的美色所惑,才换得她如今飞黄腾达。可这样一个人现在却说她是大众脸,又叫旁人如何想?!

索性从五品的官职不高,左近几位大人都还没熬成一副橘子皮老头模样。这时便有人忍不住偷偷摸了摸脸,再看看少年如玉容颜,目光便更幽怨了。

朝会还在继续,殿门边一角发生的事当然也不曾惊动更多人。

大殿正中几个荣国使节刚刚俯身行完礼,领头的正使不卑不亢,重新递交了一份国书。

皇帝高坐殿中,十二旒垂落眼前,将他神色遮掩大半。从张俭手中接过国书后,他随手翻看了几眼,刨除无关紧要的外交辞令,其中条条款款与之前送来的那份国书相差无几。

只一点,要求公主和亲的话没有了,改为直接索要好处。

所谓两国结成兄弟之盟,休兵止戈,条件却是梁国每年送给荣国岁币十万两,绢布二十万匹。除此之外还要开通贸易,允许盐铁流通。而荣国付出的,却不过是每年三百匹骏马,一千只牛羊。马是什么马还不好说,但无论怎么看,这条件都是不对等的。

如今双方交战,梁国可未落下风,荣国竟就开出这般条件来,岂非欺人太甚?再则开通贸易,送上岁币,使盐铁流入荣国,不是资敌又是什么?

皇帝看完国书之后气得几乎肝疼,下方朝臣虽不见他神色,却也瞧见了冕旒晃动,可见皇帝心中不平。片刻后才听皇帝沉声道:“荣国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盘,朕却不知你等有何底气送上这份国书。”

荣国正使对于皇帝的反应似乎并不意外,对于他的话亦不置可否,微微躬身答道:“两国交好,暂休兵事,好处何止区区。陛下以为呢?”

这话说得客气,但仔细一想,又岂非在以开战要挟?

皇帝几乎要被他气笑了,随手便将国书往旁边一扔,恰被张俭接住:“使者以为这里是何处?”

荣国正使依旧不慌,他甚至抬头看了皇帝一眼:“在下听闻,两国交战不斩来使。”

这话终是挑明了,原本尚算安静的朝堂,顿时掀起了一阵小小的喧哗——原因无他,这毕竟是荣国建国后,双方第一次往来。他们确实自视颇高不惧开战,可现在开战的意义却又是不同的,建国之初挑起的战争,指不定就决定了两国今后百年的基调。

打一仗不难,可长此以往的战争却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是以朝臣们终于还是坐不住了,嗡嗡的议论声响过之后,正要进言,便听皇帝道:“倒是好胆识。”

这话一出,众人又沉静下来,荣国正使微微躬身,似乎领受夸赞。

皇帝却没再与他多说,三言两语将人打发了,显然不打算立刻就国书一事与之商讨。而荣国正使也不在意,除了态度稍稍强硬些外,礼仪规矩却是不差的。

等这一行人退走,那贵族小少年也不知有意还是无意,往陆启沛这边瞥了一眼。

陆启沛皱眉,并不与他对视。等人走后朝堂上议论开来,她才冲着身旁的礼部郎中问道:“郎中大人可知,那小少年叫什么名字?”

礼部郎中正听着重臣议论,闻言随口答道:“好似叫做谢弘毅。”

谢姓啊,果然是汉名呢。只是生得那般模样,也不知与她可有什么干系?

陆启沛正思量间,便见礼部郎中忽然回头问她:“陆大人有没有觉得,今日这些荣国使者的态度有些奇怪?”

他倒没问那小少年的事,毕竟人有相似也是常事,陆启沛好奇问上一句也没什么大不了。

陆启沛听问倒是想也没想,便蹙眉答道:“态度不诚,好似有恃无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