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春秋战国(23)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第2/2页)

也幸亏两位邑君如计划中那样,因消息太过慌张,没有一家一户纠察此事,而是忙着向其他邑君打探消息真假。

何十四与袁水干完任务后,为了不暴露自己,不敢再出门打探其他事情,老老实实当两个普通小贩,各自替老板打工。

上午十点,他们已经开始陆陆续续开始接受到一些似真似假的信息。

鄢都城门封了,谁都不可入;有当官的邑君在城门被杀,血流一地;士兵们正在城内一个个搜查罪犯;好多士兵进了鄢都城……

何十四&袁水:“太快了!”

昨日楚肃王才当王,他们以为他至少得等一两天,没想到竟然如此快。

也不知70多个君主跑了多少!

现在风口紧,何十四和袁水根本不用考虑是否逃走鄢都的问题,向楚阳城传消息都传不到,不过李静有本地的人会传。

李静和头儿那么聪明,他们应该可以推测出鄢都之事情吧?

……

何十四和袁水传音时,路过的君主其中正有一位是历史书里上标志的唯一逃跑成功的旭城君,另一位也恰巧是邑地离楚阳城不远的明城君。

前者早觉得有点不对劲,对楚肃王的信任不那么深,这些日子总是被梦惊醒,尤其昨日楚肃王登上王位后,让卜官算了好几次吉凶,一听消息后,立马相信了。

而后者前日才得到来自楚肃王的一堆赏赐,有美酒美人绸缎金银玉石,为感激他把乱臣吴起杀掉,不是很信这件事,但涉及性命还是有一点恐慌,恐慌后自然而然要找同伴。

两人的讨论合不到一块儿,旭城君心理又非常着急,只能分开行事。

明城君召集了四十多位君主商量此事,他们觉得这件事是有人故意在捣乱,楚肃王可是从头到尾都站在贵族这边,对吴起也表示痛恨,不可能干出这样的事情来,且他们几十位邑君的力量可不小,真要是联合起来,楚肃王也怕啊!

“定是小人企图扰乱人心。”

“旭城君疑心太重,他不信楚王,可能这小人之计正是争对他们。”

“有理有理,楚王前日才请我们去府上参宴,赏赐多名女乐,昨日登王对我等也礼誉有加,这小人之言根本是无稽之谈。”

明城君见大家都是这个想法,摸着胡子满意了,自告奋勇,打算去楚王宫里上报这件事,一是把这等小人抓出来,二是看看楚肃王的态度。

众君主连连称是。

而等待他们的结果是明城君刚出家门不久,在四匹马的车上,就被兆烈将军率领百名士兵团团围住。

明城君大敢不妙:

“兆烈,你可知本君是谁?”

兆烈冷哼一声:“楚国有律,毁坏王尸是大罪,罪连三族,明城君你射伤王尸,乃楚国罪臣,楚王有令,令我等捉你归案,还不束手就擒!”

“呵呵,他熊臧能登上王位,靠的正是我们,如此背信弃义之人,枉我信任这等卑劣小人,何当一国之君!”明城君仰天长啸。

“休得胡言!”兆烈拔出军刀,他带领的几千侍卫跟着将军亮出兵器。

明城君的百名侍卫也拔出兵器,他们是明城君的侍卫,他死了,他们也会死,在他们眼中,明城君是主,而非楚肃王。

战斗一触即发。

明城君的百名侍卫当然是楚明城里精英中的精英,他们拼死护主,倒是也拖住了一会儿,甚至反杀几个兆烈的士兵。

可双方数量差距太大了,兆烈也有精英士兵。

且明城君为旧贵族,生而尊贵,平日里真的不常习武,就是队里唯一的拖累,一个侍卫可为他而死,十个侍卫可为他而死。

当侍卫死的死、伤的伤,阳城君的头颅也被兆烈一刀砍掉。

鲜血染了一整条街。

等着明城君回来、还来不及解散的四十多位君主也迎来了石古和上万士兵的围剿,打了两个时辰,直到名城府除了楚肃王士兵外,无一活口。

不仅如此,他们无论是在封邑的家眷家奴,还是在鄢都的家眷家奴等,全都死亡,甚至封邑的百姓,也会死或过上生不如死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