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第一更(第2/3页)

“是咱们得谢这些军爷拼死守住了衡州!也谢楚姑娘让咱们有机会能尽一份力!”一个老汉道。

等将士们卸完月饼,汉子们拉着板车回去,姜言意看着他们的背影,心中百味陈杂。

霍蒹葭站在她边上,也看着走远的百姓道:“从前我觉着,跟着我爹走南闯北那才叫干大事。跟了东家才知道,东家干的每一件都是大事。”

姜言意好笑点了点她额头:“这拍马屁的功夫跟沉鱼学的吧?”

沉鱼赶紧叫冤:“我说话还没蒹葭好听呢!”

霍蒹葭道:“不是拍马屁,我是真觉着东家厉害,武功盖世也只能杀百人,东家聚起来的人心,却是千军万马也冲不跨的。”

从姜言意号召衡州城百姓做月饼起,就算兵败的消息传出来,百姓们也没有惶恐哀怨,反而是为军营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

那些前来搬月饼的将士,一开始还如丧考批,听说是衡州百姓做给他们的月饼,一个个都精神抖擞了起来,仿佛是有一股力量重新支撑了他们。

萧邯带着姜言意一行人往军营里面去,途中瞧见有的大营已经在分发月饼。

“这是咱准王妃号召衡州百姓做的月饼,里边指不定就有你们老母亲或媳妇儿做的,吃了这月饼,玩命也得把南明耗子给赶出大宣河山去!”

“想不想回家?”

分发月饼的小将大声喝问。

底下的将士们歇斯底里吼道:“想!”

月饼发到每个将士手中,捏着那不大的一个饼,仿佛当真是拿到了家里人做的东西。将士们细细端详,就是舍不得入口。

姜言意在做月饼的材料上是花了大价钱的,条件和原料有限,没法全做蛋黄的,她带领百姓们做了传统的五仁月饼。

在后世最被嫌弃的一类月饼,却是这个时代底层百姓逢年过节也不一定能吃到的东西。

棕红色的面皮底下,裹着核桃仁、花生米、松子仁、麻仁和瓜子仁,咬进嘴里皮软馅香,对绝大多数将士来说,可能一辈子也没吃到过这样的月饼。

将士们高兴之余,眼底也多了些其他的东西。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他们奔赴沙场,是为了守护故里的小家,也是为了守住这壮阔河山。

战事一起不知何年才是头,归家遥遥无期,这些都是压在心头的重担,小小一块月饼,却能让他们心中有片刻慰藉。

姜言意先前在军营里住过的军帐一直没拆,得知封朔还在议事,她便在帐子里等。

封朔过来时,面色虽略显疲乏,但眼底似乎泛着光,让他整个人看起来精神了不少。

“给你带了盅汤……”姜言意话还没说完,就被封朔一把拉进怀里抱住了。

沉鱼见状赶紧拉着霍蒹葭退了出去。

姜言意捏起粉拳轻轻锤了封朔一记:“蒹葭和沉鱼还在呢,你作甚?”

“谢谢你,阿意。”封朔挨了打,却半点没有松手的意思。

他突然道谢,倒让姜言意不太自在,“谢我什么?”

封朔松开双臂,两手捏住姜言意白里透粉的面颊一顿蹂躏,语气里掩不住的笑意:“前些日子吃了场败仗,将士们的士气一直没缓过来,你今日送月饼来,可算是让他们把士气都提起来了。”

“我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能帮上封朔,姜言意自然也高兴。

“你做的已经够多了,剩下的都交给我。”封朔没再蹂躏她的脸,只用鼻尖轻轻蹭了蹭姜言意的:“等衡州这边稳定了,我就命人去西州把母妃和楚家人都接过来,咱们在这边完婚。”

姜言意浅笑着说:“好。”

衡州气候宜人,比起西州更适合种植辣椒,这边本身也富庶,想建成一个经济枢纽难度也低些。

她让封朔去喝汤,又把单独给封朔准备的几盒月饼拿出来:“这些日子你都没回过王府,我做了蛋黄月饼和冰皮月饼,给你带了些过来。”

封朔几口喝完汤,把里面的扇贝和虾都吃干净了,又从锦盒里拿起一个月饼开始啃。

姜言意温情了不到一秒,看到空空如也的汤盅,就沉默了下来。

扇贝、大虾、海虹和青豆用鸡汤炖出来的海鲜汤,素有“海鲜皇后汤”的美誉,做这道汤火候控制是关键,她前前后后费了不少功夫。

送到封朔跟前,他两口喝完,她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高兴,还是不高兴。

说高兴吧,这种感觉仿佛是猪八戒吃人参果,问他是什么味他可能都答不上来。

说不高兴吧,他又喝得这么干净,已经很给面子了。

姜言意的心情只能用“复杂”两个字来形容。

锦盒里的冰皮月饼样式新颖好看,封朔还是头一回见着洁白如雪的月饼,瞧着新奇,便拿了一个,入口软糯酥滑,里边的馅儿香香甜甜的,封朔却不自觉皱起了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