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第3/3页)

若不是信得过慕武侯的为人,封朔都快被那些证据说服了。

而今谢初霁查出是有人冒用慕武侯的名义同明翰国元帅书信往来,这个谜总算是解开了。

封朔怎么也没想到,看似忠心慕武侯的旧部,才是把整个慕家送上思路的真凶。

他一封封翻看谢初霁递来的信件,越看脸色越差,到最后已是阴云密布,:“当年玄青曾主动找过廖坤,原来从那时起高家就知道他们兄弟没死。”

廖坤表面上同高家不对付,实际上却是高家的走狗。

当年慕玄青以为他是可信之人,把找到的线索都合盘拖出,以为他真是要帮慕家伸冤,结果廖坤却是把慕玄青的一切动向都汇报给了高家。

用死囚换下慕玄青兄弟二人的陈国公也成了高家的眼中钉,只不过陈国公在高家找到证据前,就先辞官归隐,这才躲过高家的算计。

慕玄青太过信任廖坤,一直怀疑是身边有别人的眼线,几番清除把自己的势力刮去了一层皮还是无果,哪知真正的叛徒在他所有书信寄往的终点。

谢初霁苦笑道:“三年前世子在军中收到的那张穿在箭上的信纸,也是高家的手笔,高家知道世子一心想查明真相,为慕武侯平反,才出此计策,想把世子和您都耗死在那一仗。”

那一仗封朔并不是主帅,打了数月下来手中只剩几千残军,朝廷援军迟迟未到,明翰国却是几万虎狼之师,主帅都弃城而逃。

最后慕玄青战死,封朔重伤丢了半条命。

查了几年的真相终于浮出水面,只不过是血淋淋的,和当年慕家上下数百口人被送上刑场砍头时流到菜市场街口的鲜血一样疮痍刺目。

封朔手指节因为太过用力而把信纸都捏得起褶子,眼底却是一片风雨欲来前的平静:“他们欠慕家的,也是时候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