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第2/3页)

一味的好说话只会被人当成软柿子,想要镇得住人就必须得拿出自己的脾性来。

姐妹几人正说着话,郭大婶过来道:“三楼有两位姑娘想买胭脂。”

楚淑宝两姐妹一听说有生意,哪里还坐得住,立马上楼去了。

姜言意失笑摇摇头,烤着炭盆子正觉着无聊,琢磨着明儿得把家里那几只猫带过来,忽见一道挺拔的人影出现在了柜台跟前。

望着封朔那张面无表情的俊脸,姜言意终于想起来自己又把某人给忘记了,她尬笑两声:“我以为你只是路过。”

封朔就那么看着她,不说话。

姜言意正觉得头皮发麻时,他才道:“要一间雅间。”

店小二以为是来了新客人,忙过来给封朔引路。

姜言意在柜台处坐了一会儿,才上楼去。

她进门时,发现小二已经给封朔端上来一口锅子,还是红汤的,菜也上齐了,一眼望去全是肉,除了两盘店里开业免费赠送的豆芽和豆腐。

“今日怎得闲过来?”姜言意拉开凳子坐到了封朔对面。

封朔正在涮一片切得极薄的梅花肉,木箸夹着纹理分明的肉片在翻滚的辣汤里来回划动,汤面时不时还有茱萸和花椒粒因为水开而被顶上来。

摆放在桌角的瓷瓶里,一枝寒梅含苞待放,因为锅里升腾起来的雾气,花枝上凝了一片小水珠。

封朔把涮好的梅花肉放到姜言意碗里,没有直接回答她的问题:“听说有人来找麻烦?”

他这么一说,姜言意就明白了。

他是听闻有人来她店里闹事,专程过来的。

姜言意心底那一丝他隐瞒兴安侯要他娶女儿的不满也散了个七七八八,夹起碗里的梅花肉吃下,“闹事的人已经被打跑了,多亏了兴安侯县主出手相助。”

梅花肉俗称老肉片,在秘制的火锅汤底里涮熟后,汤底里的香味全融到了肉里,细嫩的口感加上肉片本身的醇香,实在是令人回味无穷。

对姜言意而言,唯一的美中不足,大概就是茱萸不够辣,使得这个红汤火锅不够地道。

封朔听到兴安侯县主几个字,蹙眉道:“闹事的也是兴安侯的人,他们这是想自导自演一出戏么?”

被一片梅花肉勾起了的馋虫的姜言意正在涮第二片,她道:“我瞧着那兴安侯县主性子还挺爽利的。”

封朔瞥她一眼:“没人会把自己的心思写在脸上。”

姜言意嗓音凉飕飕地道:“王爷,怎么没听您说过兴安侯想当您岳父啊?”

封朔听出她话里的醋意,道:“他现在已经是本王义父了。”

他认兴安侯县主为义妹,可不就把兴安侯的辈分也抬了一辈。

姜言意原本也没怎么醋,一听他这么说,没忍住轻笑出声:“绕来绕去,兴安侯还是在辈分上占了你便宜。”

她把涮好的梅花肉捞起来,发现自己这边还没油碟,就去蘸封朔那边的油碟。

封朔方才给她涮了一块,见姜言意把肉片放到自己这边的碗里,理所当然的认为她这是帮自己涮的,嘴角不自觉勾了勾,拿起木著正准备享用。

却见姜言意用木箸夹着肉片饱蘸酱汁后,又夹起送进她自己嘴里了。

封朔:“……好吃吗?”

姜言意不明所以点点头:“好吃啊。”

某人勾起的嘴角慢慢凝滞,最终还是自己动手涮肉。

姜言意不太明白,这人前一秒还好好的,怎么后一秒又跟谁欠了他钱似的。

吃了点肉垫肚子,她又想起问正事来:“安夫人真是从车辕处自己摔下去的?”

当时封朔就在外边,未免太巧合了些。

封朔专注涮肉:“本王怎知?”

就是他做的,只不过不想让姜言意知道。

安夫人出了如意楼,嘴巴还不干净,安老太太又耳背,她一脸鄙夷同丫鬟说姜言意开的如意楼同那花街柳巷无异,不巧被封朔听到了,就出手教训了她。

姜言意纳罕道:“那这还真是报应了。”

封朔问:“怎么了?”

姜言意便把安夫人苛待儿媳做的那些缺德事说了,原书中安永元和男女主的纠葛也一并告知他。

跟封朔彻底坦白的那晚,她就简明扼要告诉了封朔原书中这个王朝和主要人物的大致走向,只是现世早已和原书剧情脱轨,很多东西只能作为参考和预判。

“我想着,若是安少夫人一直好好的,或许安将军能一直为你所用。”姜言意道。

封朔似在沉思什么:“言意,你说,这世上会不会有第二个跟你一样,从异世来到这里的人?”

姜言意握着木著的手一滞:“为何突然这般问?”

封朔说:“一月前,安少夫人曾意外坠湖,是陆临远把人救了起来。”

而在姜言意说的原书剧情里,陆临远和安少夫人从无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