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小没良心的(第4/5页)

眼见姜言意回来,秋葵可高兴坏了,忙进忙出端茶递水。

楚忠把楚言归抱去了一早就给楚言归收拾好的屋子里,房间虽不大,摆设的也不是什么值钱的物件,但屋子里燃了炭盆,进屋就暖融融的。

铺在床上的毯子褥子都是鹅绒的,十分保暖,一旁的书桌上,笔墨纸砚也备了不少,床头的柜子处,还摆了些供他打发时间看的书。每一处都是用了心思去布置的。

楚言归只觉在楚家时的那些沉郁一扫而空,整个人都像是枯朽的沉木,突然焕发了生气。

姜言意端着一碟点心进屋来,“地方有些小,你先住着,回头我找着了新住处,就搬过去。”

楚言归摇头:“阿姐,这里就很好,我喜欢这里,若是母亲还在,咱们一家人平平淡淡过日子,未尝不好……”

说起姜夫人,他眼中有些黯然。

姜言意把糕点盘子放到他床边的矮几上:“别想这些了,母亲也盼着我们好的。这里有些糕点,你饿了就先吃些垫垫肚子,我在厨房熬粥,一会儿配粥吃小笼包。”

姜言意转身时险些被绊倒,她低头一看,是许久不见的小胖橘,比起她离开那会儿,小胖橘又大了一圈,正蹭着她的腿撒娇。

“是糍粑啊,你怎么比你几个兄弟姐妹胖了这么多?”姜言意给胖橘顺了顺毛,胖橘发出舒服的呼噜声。

几只小猫长得都很圆润,但不知是不是逃不开大橘定律,这只小胖橘最肉,跟颗绒球似的。

姜言意离开屋子后,小胖橘反而没跟着离开,跟楚言归大眼瞪小眼互相瞪了一会儿。

楚言归想了想,看向放在矮几旁的糕点,这是杏仁酥,颜色金灿灿的,表皮酥脆,外面覆着一层切成薄片的杏仁,坚果香和小麦香混杂,似乎还有一股奶香。

楚言归拿起一块糕点掰碎了放地上,胖橘走过来嗅了嗅,张嘴吃下了那一小块,又抬起头来,用一双圆溜溜的眼睛盯着楚言归,讨好一般叫了两声。

楚言归嘴角勾起,这次是发自内心的笑,他把手上的点心掰碎了继续投喂胖橘。

姜言意正在厨房里准备朝食,粥已经用砂锅熬上了,她找了个干净木盆揉面,老道的揉面师傅讲究“三光”:面光、盆光、手光。也就是揉好面后,面团要光滑,盆底不沾面,手上不沾面。

姜言意揉面的功夫自是到家的,面的韧劲揉出来后,她用干净的湿布帕子搭在盆上饧面,开始处理新鲜猪肉准备馅料。

猪肉是刚从马屠户铺子里买回来的,再新鲜不过,姜言意切下一小块洗干净了放碗里,加姜片料酒腌着。

这一小块猪肉她打算一会儿放砂锅里煮皮蛋瘦肉粥。

姜言意以前在军营那会儿,见赵头儿因为盐不够不知道怎么处理那些鸭蛋,还以为这个时代没皮蛋,后来到了西州城自己开店,大街小巷的铺子摊位都逛过,才知道原来市面上也是有皮蛋卖的,只不过在古代,皮蛋的做法也是一门家传的手艺,外人自然学不去。

剩下的猪肉她洗干净剁馅,为了调和口感,姜言意用的是八分瘦两分肥的肉,把各类调料放进馅儿里后,剁了点姜末去腥,按一个方向搅拌均匀。为了让肉馅更鲜香,姜言意拌馅儿时还分加了三次高汤,最后才混入葱末。

饧好的面搓条,切成拇指厚的面块,用擀面杖一碾一擀,就成了圆圆的薄片。

秋葵在边上学,只不过她一擀,面皮就破了,这让她很丧气。

姜言意笑道:“功夫都是长年累月练出来的,慢慢来。”

她给面皮里放的馅儿足,眼瞧着包不拢了,但她几根手指灵活地堆着褶子,最后一捻,所有的馅儿都被包在了里面,包子鼓鼓的,身上的褶子大小一致,顶部一个小窝,瞧着颇为雪玉可爱。

秋葵看得眼都不敢眨,她拿着姜言意擀好的面皮去包时,没敢像姜言意一样放太多肉馅,同样是两双手十根指头,她愣是看不清姜言意手指到底是怎么捻褶子的,试了好几次都扯破皮,洒出了馅儿。

秋葵自闭了,任姜言意怎么宽慰,她都不学了,跑去灶台后面专心烧火,弄得姜言意哭笑不得。

小笼包上蒸笼蒸着了,姜言意用小炉子烧水,把之前腌好的瘦肉洗干净,切成细丝,放进小锅里煮变色了才捞起来,剥了个皮蛋切丁,跟肉末一起放进砂锅里合着米粥煮。

粥熬好时姜言意放了一点香油,油遇上瘦肉能最大程度激发出肉的香味,放盐后撒上了点葱花,鲜香扑鼻。

姜言意拿碗去盛,粥浓白粘稠,里面缀着肉丝和皮蛋丁,光看着就很有食欲。

小笼包蒸了一刻钟左右便可熄火,姜言意没有小蒸笼,直接用大蒸笼蒸的,自家店里的人就不用见外,直接把大蒸笼搬到外边铺子,放桌上,人手一碗皮蛋瘦肉粥,围坐一桌,夹起一个小笼包就往嘴里送,烫得直吸气也停不下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