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你唇怎么肿了……(第2/4页)

姜言意把鸟笼挂到厨房檐下去,搓着手哈气:“这天儿可真冷。”

鹦鹉在笼子抖着翅膀学舌:“真冷真冷!”

秋葵已经在火塘子里烧好了火,还埋了几颗番薯在边上的热灰里烤着,招呼着让姜言意进去烤火。

姜言意给鹦鹉食槽里添了水,又放了些碎米,没进屋去烤火,反而从地上捏了个蓬松的雪球。

“秋葵!”姜言意唤了一声。

秋葵呆呆看过来,姜言意手中的雪球正巧落到她肩膀上,砸了她一身碎雪。

秋葵愣了一会儿,憨笑起来。

也不围在火塘子旁烤火了,跑到院子里也捏了个雪球往姜言意身上砸。

雪冻手,但姜言意跟秋葵跑来跑去的,出了一身汗,倒也不觉得冷。西州这场雪下得极大,她们院子里的积雪都快没过小腿了。

二人玩累了,才进屋在火塘子旁烤火,从灰堆里掏出烤红薯,一人一个捧着当朝食吃。

烤红薯鞭剥开皮,里面的红薯肉黄橙橙的,一丝连着一丝,热气腾腾,吃进嘴里甜津津的,却又不会让人觉得腻。

姜言意道:“一会儿咱们把院子里的雪铲出去,在门口堆个雪人好了!”

秋葵一听对雪人,连连点头。

两人加快了速度啃红薯,被烫得直抽气却又忍不住笑出声来。

姜言意用铁铲把院子里的干净的积雪铲到篓子里,再拎去门口。

沿街的人家门前的雪都已经清扫干净了,街上因为行人多了,积雪被踩化后,地上已成了一片泥泞。来来往往的行人都把手笼在袖子里,冻得弓背缩脖的。

姜言意多弄了几篓子积雪到门外,然后跟秋葵一起滚雪球。

路过的熟人见着了,不免调侃一句:“姜掌柜童心未泯啊。”

每次姜言意都只笑笑,算是跟对方打了个招呼。

等郭大婶和杨岫邴绍到店里来,姜言意让郭大婶去厨房切羊肉片,今日大雪,进店吃汤锅的人必然会多些。杨岫被叫去铲院子里的雪,邴绍则被安排去接老秀才。

今日雪这般大,城南那一代又很难拦到一辆牛车,姜言意怕老秀才年纪大了,腿脚不便,出什么意外。

她做了个将近一人高的雪人,用核桃做了眼睛,数颗石子做成一个带笑的嘴巴,再财大气粗买了一整把冰糖葫芦插到它身上当手。

过路的孩童瞧见雪人旁边那整整一把红艳艳的糖葫芦,馋哭的不止一个。

因着雪人在店门口旁甚是瞩目,但凡过路的人,不免都对姜言意的店铺多看两眼,倒是跟后世穿着卡通套装在店门口做宣传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到午间,姜言意的店就开始忙碌了,虽受大雪天影响,到店里来用饭的客人不多,但要求打包到府上的还是有不少。

羊肉锅子居多,干锅点得少些,姜言意也乐得清闲。

她一开始的营销方案是只要点单,都会免费送一盘小菜,冬天素菜难寻,肉类又太贵,姜言意送得最多的就是豆芽和豆腐,偶尔也会送碟花糕。

但她不擅长做糕点,店里的花糕除了蛋挞,都是在一家糕饼铺子买的,但后来来福酒楼卖起了更精致的花糕之后,她店里的花糕就只有蛋挞能得食客青睐,只不过她不送蛋挞,这就导致她的店在花糕上不占优势。

白案这一块姜言意确实比不上人家那些做了几十年糕饼的师傅,花大价钱去买精致的糕点,她又觉得不划算。

思来想去,姜言意觉得西式蛋糕制作成本偏低,口味松软偏甜,或许能靠着新颖得权贵们青睐。

她试做时用自制烤箱做废了三个蛋糕,才终于成功了,第一个是温度不够,没烤好,第二个是温度过高了,蛋糕全糊了,第三个……冷却后直接缩水了。

姜言意觉得西式蛋糕在用料上其实跟传统的蒸糕差不多,只不过成型上一个用烤的,一个用蒸的。

掌握好做蛋糕的火候和各层份用料后,姜言意接下来做的戚风蛋糕上都零星撒了些葡萄干,这样能丰富口感层次,尝到的甜味也不单一。

做戚风蛋糕比做蛋挞省时省力多了,新品上市自然是先免费推销一波,打开了市场再进行收费制。

让姜言意欣慰的是戚风葡萄干蛋糕作为赠品送到食客桌上后,收获了一致好评,还有食客直接要买一份,说家中老母牙口不好,吃这样蓬松酥软的点心再合适不过。

店里的人慢慢多了起来,外边天寒地冻,进店后却觉着暖意融融,只因着姜言意在每个桌子底下都设了炭盆子,炭盆里燃着银霜炭,烧得久,却又一点烟也没有。

进店的食客只觉店里处处都安排得周到,用饭的心情都愉悦了几分。

“今日何时开始说评书啊?”有昨日来过店里的老客忍不住嚷嚷。

昨日没听过的食客不免问一句:“说的什么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