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惊艳日本(第5/5页)

落后就要挨打,对于身边的这位邻居,必须保持敬畏之心,发掘别人的优点,吸收之后为己所用。

他们也经常去洋食和日食餐厅观光切磋,时候长了,也都熟了,会切磋手艺,互相交流,大家伙现在日语已经完全能应付日常沟通了。他们还结交了料理学院的朋友,代表桃李中餐厅去日本料理学院演讲,去学习日本料理学院的运作模式并做记录。

顾舜华经历了这一切,把这些写到信里,寄给自己的父亲,希望父亲能把日本料理学院的模式学习起来,运用在中国饮食公司的培训中。

太过充实的日本生活,两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就这么结束了。

回国前,王子大饭店负责人对他们的工作非常满意,给予很高的评价,几次诚恳地进行挽留,甚至给他们高出了翻倍的高薪。

不过大家伙已经归心似箭了,虽然在这里挣钱,但是钱挣多了,也没什么感觉了,反而是两年的离别,更加渴望和家人团聚。

日本资本主义社会的发达看多了,也会觉得累,觉得周围太过喧嚣,甚至有时候觉得人情味好像少了一些。

这里再好,也是他乡。

这时候他们就格外想念自己的祖国,想念上下班高峰期的自行车大军,甚至想念巷子里的叫卖,墙根底下垒着的大白菜。

同行中,大部分要离开,只有一两个没成家的,觉得可以留下。

陆问樵也是打算回去,大家一看,就打趣说:“你反正没结婚,回去干吗,在这里找个日本媳妇多好?”

陆问樵慢腾腾地道:“我要是找个日本媳妇,会被我家老爷子打断腿。”

大家都哈哈笑起来。

其实陆问樵这个人挺冷清的,但是相处久了,其实也发现人还不错。

马上要过去了,大家便开始归心似箭了。

回家这个事就是这样,没指望的时候也就认命了,现在马上就能回家了,看到希望了,大家便急迫起来,仿佛恨不得马上回去。

而买东西成了这个时候的一件大事。

刚来的时候,大家买过不少,后来工作忙了,也就是偶尔帮朋友买点什么寄过去,除了顾舜华这种有孩子的,大部分时候不会买什么,毕竟这里东西贵。

现在要回去了,工作了两年,大家兜里也有钱了,便开始忙活起来,想多买点。

不买的话,回去后可是再也买不到了,大家抱着这个想法,就格外舍得花钱。

比起大家伙,顾舜华倒是没太多要买的,这两年时间,她像蚂蚁搬家一样,看到合适的就买回去,托人想办法寄回家,已经给家里添置了松下双标的收录机,日立彩色电视机,爱华的随身听,三洋的洗衣机和日立的双门冰箱等。

给父母家人买了衣服,羊毛衫,大衣等,还给自己哥哥弟弟以及任竞年都买了一些英文书,国内也很少见到。

至于孩子的,除了最初的衣服文具,她主要是买了一些以后要用的书,以及儿童用药,当然还有电动玩具什么的。

这两年时间,工资一个月四千多,大家吃住都是公司解决,个人不需要花钱,挣了钱主要是寄回家和购物,这种情况下,节省的可能攒了八万,她只攒下六万多,不过值了,日本的这些家用电器是真得好,至少能用一些年头。

也许有一天那些东西注定成为老古董,但在接下来的十年内,应该还是好东西,这就值了。

所以当别人疯狂地扫荡,这也想买那也想买的时候,她反而比大家悠闲,开始看看买一些小礼物,巧克力糖果什么的回去送给朋友。

最后终于,到了离开日本的那一天。

来的时候忐忑茫然,期待激动,这两年时间,大家只要稍微闲下来,就想着回去,但是现在,要离开了,突然舍不得了。

到底是工作生活了两年的地方,这里的工作方式和生活环境,其实都很好,很让人不舍得。

临走前,大家难舍地和日本同事告别,又和前来送行的日本友人说了再见,各自留下联系方式,约好了经常联系。

为时两年的日本之行终于结束了,两年的时间,大家接触了很多,也学习了很多,更收获了很多。

飞机飞行在万米高空,看着窗外的蓝天,顾舜华压抑不住期待的心情。

当飞机降落,她就将看到阔别很久的亲人了。

自从上次探亲后,差不多十个月没见孩子了,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又长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