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无论如何,也得送善善回家。……

“同志, 你是买布料回去自己做,还是放在店里,交给我们做?做一件小孩子的短衫大概要两到三天的时间。”老裁缝将布料摆在柜面上, 问道。

现在一些年轻人结婚时会置办缝纫机, 平日里扯一些布料, 回去自己做衣服。

“我这里有我家孩子以前的旧衣服, 你照着这尺寸来做。”叶美荷拿出一件灰褐色的小孩衣裳, 又随意选了两款布料,之后装作不经意地,看向玻璃柜上的那张全家福, “这照片,能给我看一看吗?”

老裁缝拿出照片, 指了指相片中的姜善:“是一对母女,来找这个男孩。就是这个漂亮的小孩,不过他们家的小孩,长得都挺漂亮。”见叶美荷很感兴趣,他将照片递到她手中,“相片里这孩子才两岁, 现在已经三岁了。”

叶美荷的眼睛一眨不眨, 紧紧盯着相片中的姜善。

孩子在幼儿时期,是一天一个样,但她还是一眼就认出了姜善。

当时他很小,但还有小奶膘,要稍微胖乎一些,双眸则和现在一样清澈、懵懂。

“同志,你见过这个小孩吗?”老裁缝见她盯着照片看得入神,问道, “如果你见过这孩子,能不能仔细想一想?他家人应该挺着急的。”

“没见过。”叶美荷连想都没想,直接说道。

真这么着急,一早去哪儿了?

当时她捡到姜善的时候,孩子被淋成落汤鸡,小小的身子缩着,不停地颤抖着。

这十几天,她耐心照顾着孩子,早就已经对他充满了感情,因此在得知孩子的家人在寻找他时,第一反应是抵触的。

“也是,这么长时间,可能孩子都被拐子拐了。”老裁缝叹气,“我也是看她们可怜,所以才同意她把照片和寻人启事放在这儿。其实啊,这样找小孩,就等于是那个什么——大海捞针,对,大海捞针似的。”

叶美荷听了他的话,才注意到刚才摆全家福的位置边上,还有一张寻人启事。

她垂眸仔细看了看。

这字写得歪歪扭扭,并不好看,甚至难以辨认。

但不知道为什么,看着却让人的心里头堵得慌。

她可以想象,那个母亲是如何笨拙地写下这启示,再拿到镇上,到处打听儿子的下落。

“同志,你带布票了吗?”老裁缝算了算布料和制衣的费用。

叶美荷掏了布票,又给了钱,和老裁缝约定好,后天下午下班的时候来取衣裳。

她走的时候,又深深地看了那张全家福和寻人启事一眼,之后便迈上自己的自行车,头也不回地骑走了。

老裁缝望着她离去的背影,片刻之后,低头看了看她带来的小衣裳,自言自语道:“穿得怪好看的,还有自行车,看起来是体面人。怎么带过来的小孩衣服这么不讲究……”

叶美荷骑着车,一路回了家。

纺织厂大院里住着几十户人家,一到这个点,家家户户都飘出饭香味。

“回来啦?”有人笑着对叶美荷说。

“回来了。”叶美荷从自行车上下来,推着走,“刚才去给小孩扯布料做衣裳了。”

“你们俩口子心眼真好。路上捡了个孩子,就当是自己家的孩子一样照顾。我看那孩子就直接在你们家养大得了,你们有母子缘啊。”

“捡的毕竟是捡的,要是他父母来了,也得还回去……”

“永元不都说派出所没消息吗?说不定他父母根本不想找呢!他们当根草的孩子,你们俩当个宝,说到底还是这孩子的福气啊。”

叶美荷沉默了。

当时她和丈夫捡到善善之后,确实是想把他送回到派出所的,但因为孩子受了凉,高烧不退,她就让丈夫一个人跑这一趟。

后来孙永元去了,匆匆忙忙的,也不知道留下自己的单位和联系地址,只说派出所里的同志说,那两天根本就没人因为丢了孩子来报公安。

她听了之后非常气愤,正常人丢了荷包都知道去派出所报案,怎么一个活生生的孩子丢了,竟会没人来找?

于是之后她说什么都不愿意让丈夫带着孩子去派出所了。

后来,在孩子发高烧的那些天,她耐心照顾着。

一直以来,叶美荷都想要一个孩子,偏到处寻医问药都怀不上,她放弃了,可姜善的出现却给了她希望。

她很喜欢姜善。

叶美荷觉得孩子有点瘦,白面馒头和大米饭顿顿都有,还大鱼大肉喂着,想要将他喂得白白胖胖的。她还给孩子报了托儿班,将来想要供他念小学、初中、高中……若不是高考取消了,她甚至想要供他念大学。

可现在,她发现,自己是不是想多了。

姜善的亲生母亲和姐姐在找他,也许她们当时并不是没有报公安,只是——与孙永元去的不是同一个派出所罢了。

她们是寻求过公安同志的帮助的,只是迟迟没有消息,才拿着全家福和寻人启事满大街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