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第2/3页)

国营厂嘛,不仅仅是要为国家创造利润,还有自己的使命感跟责任感,不能轻易放弃任何一个为厂子奉献过青春跟鲜血的工人。

大部分还是因为给地方上做出了贡献,地方政府给的地。

华英厂只是一个规模很小的老牌国企,政府当年划拨出来这样一块地做厂房已经是破天荒了,想要跟别的厂子一样等着政府拨地显然不可能。

“咱们刚好手里头有钱,我建议是做两个方向的投资,第一是在京沪广这种大城市买中心地段的店面,作为咱们的储备资产,第二是培养更多的人才出来,尤其是咱们生产线上的员工,华英做的不是流水线,员工是厂里最重要的资产。”

朱厂长表示同意。

“再就是,咱们不能当守财奴,得让钱生钱,现金贬值速度快,咱们也不是私营业主,这钱赚来说花了就花了,说分了就分了,得对国家有交代,买个固定资产在那里,总比放着钱,出了大太阳拿出来晒晒好。”

朱厂长忍俊不禁:“我看你啊,才是个大财主,满脑子就是赚钱了。”

范晓娟打趣他,他还反过来说上她了。

现在厂子办好了,现金流哗哗的,上门求合作的也不断,这里面有好项目,也有不好的,华英厂现在生产力不足,人才储备也不够,目前只够多开一到两家专卖店。

朱厂长现在也觉得另外买几个店铺的主意不错。

“行,这件事情就都交给你办了,目前厂子里面的资金也不算太多,咱们再增加一倍的生产车间的产能,再招一些人,另外再办两个店铺……”

“另外,咱们厂子里以后增加销售奖励,按照比例给销售部门发奖金,你们市场部跟销售部形成竞争关系,以后很有可能要抢产能哦。”朱厂长戏谑道。

顺便报了个数字给她,一部分是她们销售部的奖金,小孟跟冯涛到的时间不长,大部分都是给她的,一部分是单位给的买店铺的预算,剩下的一部分应该拨给了马向华,给生产车间做扩产预算。

这么多,范晓娟的眼睛都亮了。

而且,朱厂长这是打算把赚来的钱都花了啊。

她没有白信任单位,为了公司的事情连自己的私人关系都动用了,厂里也给了她相应的回报!

真正让她兴奋的是以后的计划,三年内,要在京沪广三个城市都开上专卖店!

专柜要进驻到京市的大商场里。

花钱真不愧是最让女人兴奋的事情,范晓娟算了算自己的奖金,还有张烨这半年来给的分红,鸡血就打起来了。

她的第一桶金。

范晓娟有个老朋友朱莉,也是跟她一样在唐人街干了一辈子苦力的,到了五十几岁还在感慨,为什么咱们赚钱就这么难,出国之前以为国外处处是金矿,出去了才真正感受到什么叫赚钱难上难,特别是听到有人说赚来了第一桶金,利用这个钱又发了大财的故事的时候。

朱莉就摇摇头:“卖鸡蛋起家,赚了几百亿,这种事儿谁信呢,咱们年轻那会儿钱多难挣,一个月两三百,根本存不下来钱,还以为国外是天堂能遍地捡金子呢,切!”

赚不到钱的人,永远都不相信别人能赚到钱。

刚回来那会儿要她讲,赚几万这种好事,她觉得绝对落不到自己头上,明明做的事情也没有改变多少,可是生活的轨迹改变了很多。

重生回来那会儿范晓娟也在想,她可能并不适合做生意。

会做东西的人很多,但是并不见得都适合做生意,前世做个小本生意还能把生活搞得一团糟,钱也没赚到什么大钱,都是一家人辛苦省下来的,女儿还给养废了。

为什么之前那么迷信自己做生意会赚到钱呢?

大概因为给人打了小半辈子的工,总觉得自己的不得志是因为无法掌控自己人生的缘故,但事实是没有用脑子做,或者是做不适合自己的事情,只能事倍功半。

这辈子她要反着来,不做老板梦了。

可偏偏,赚到钱了。

神奇不是神奇。

外头传来了响动,吓得范晓娟把钱往抽屉里慌慌张张的一塞,一回头看见韩江从外头进来。

狐疑的打量她:“你做贼了?”

这人怎么讲话的呢!

范晓娟哼哼:“你才做贼,你们全家都做贼。”

外头冒出来个小脑袋出来:“妈妈,我没有做贼呀。”

韩星辰眨巴眼睛,冲妈妈做了个鬼脸,这是刚从培训学校回来了?

果然孩子有无限潜能,最开始去学校哭的不要不要的,现在也习惯了。

韩江去接娃,一路上都听孩子吐槽妈妈的残酷,以前周六下午都可以玩,现在要上两节拼音课,这还不算,周二周四晚上还有两节英语口语课。

小孩子家家的学什么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