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第3/3页)

而黄穗华呢,是来专门感谢范晓娟的,进门的时候手里头就拎着一网兜的桔子呢。

范晓娟谢过了她,抱出来瓜子糖果花生。

搬了新家,黄穗华对现在的生活可是满意极了,气色都比以前好了很多,几兄弟分了老人卖房子的钱,现在两老搬到单位宿舍去住了,虽说房子不大,可比以前宽敞多了,弟兄几个偶尔去老娘家里蹭个饭啥的。

孙奶奶可一点都不羡慕三代同堂,乐得清静。

房子比以前小了,可是各家各户生活的范围要比以前大得多。

对于下一辈来说,分到了钱,各家各户拿着那些钱置办了新家。

黄穗华就特别感谢买了他们房子的范晓娟家,跟男人商量了一下过来来看看老邻居,顺道带着孩子来玩一会儿。

那会儿范晓娟花了大价钱,买了东西厢房的事,在这里看来是多傻的行为,那房子破破旧旧的,翻新就等于重盖,尤其是东西厢房是很早以前的地基。

可今天一来再一看,就已经大变样了。

大门口挂着红灯笼,贴着红对联,大门上也重新漆了红油漆,换了新门锁门环。

以前东厢房住着孙家,人口多屋外头都是晾衣架,还有一家三户堆在外头的乱七八糟的东西,现在都给人扔了。

原本占地也才一百五十平米的小院,有三十平是空地,以前住的人多,到处都放着各家的东西,就觉得很拥挤,现在空出来才感觉,院子可真是又大又漂亮。

一处不显眼的地方搭着温棚,棚子里还有一盆生机勃勃的小香葱呢。

黄穗华挤进去看,惊叹一声:“这冬天还能长葱呢!”

现在再看装修好的正房,就不是最开始那副埋汰样,崭新的墙砖,簇新的落地窗,这看着跟领导干部住的小楼都差不多了。

“小范,你这不错啊。”黄穗华嘴里嚼出来些酸味儿来了。

“够折腾,等装修东西厢房,两头至少还得准备一万多块钱,我现在没钱,搁着慢慢弄。”

“早知道我也买个小院好了。”黄穗华说:“你看看孩子们,这小孩啊,住楼房都长不高!”

“哪有这样的说法。”

“可不是,我跟你说,自从搬了家,这两孩子都不出来玩了。”

孩子们回了胡同,就跟小鸟儿放回了山林里一样,马上就活蹦乱跳起来。

黄穗华又有点后悔搬走了。

“小星星,这灯笼还真能有亮呢,你看里头是个空心儿的。”麻蛋说。

“里面会放个罐头盖子,盖子上头放蜡烛。”韩星辰稚气的在给人解释。

红纸糊好了,韩江正加工灯笼底儿,固定好了把蜡烛点上,再滴点蜡油在上头,蜡烛就稳稳当当的立在上头啦。

孩子们一阵欢呼,就要打着灯笼玩。

“这大白天的谁会打灯笼啊,浪费腊,麻蛋你还要淘气我们就不跟你玩了。”韩星辰这个孩子头,开始叉小腰了。

黄穗华拉着范晓娟就问:“我可听说了个事儿,就十三中那边又新办了个小学,那边以后肯定会热闹起来,我们房子虽说小点,以后黑皮跟麻蛋都能在自家附近上学,想想就觉得美啊。”

范晓娟记起来了,黄穗华他们单位分房也是买在十三中附近。

一听说是十三中附近,范晓娟就想起张烨开的那个小面馆。

办了小学,就有很多小学生要买早餐。

早餐跟午饭、零食时间。

炸酱面,小吃店,什么都可以做起,总不至于让张烨的店给倒了。

范晓娟眼睛一亮,高兴的跟黄穗华说:“我知道了,谢谢你。”

黄穗华:“……”

谢啥呢,她刚还想说感谢范晓娟从单位里头拿了一套内购的沙发给她呢,结果范晓娟还谢上她了?

这女人,她是不是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