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钢笔(第2/2页)

江丹瑜想,要不试试写小说?

不需要任何的前期投入,只要一张纸一支笔就能尝试。

反正她现在只是个“初中生”,哪怕语言比较粗糙稚嫩,剧情比较单调,也不会有人太挑剔,年龄给了她足够的试错机会。

于是在同一时期,周冗埋头准备再次高考的时候,江丹瑜在着手自己的小说。

从大纲到人设到情节,她脑袋里一抓一大把,这些东西在这时都是没有人尝试过的。

她不客气地杂糅到一起,写出了她的第一个言情短篇。

其实对于她这样对情爱已经完全失去兴趣的人来说,写言情小说还挺无聊的,而且自己边写就边想吐槽,也会担心,这样真的会有人看吗?

每次这样想了以后,她都会去看看自己买的那本言情杂志。

看完以后心里就会舒服很多了,这样都有人看,她写的东西应该比那个还是要好那么一点点的。

万事开头难,她写得越多,文笔和剧情就越流畅。

而且她书无定势,想到什么写什么。

校园言情写完了,写仙侠类,仙侠的写完了写民国军阀,好像越写脑子里想要涌出来的东西越多。

她几乎能够每两天就完成一个短篇。

有的写完以后过几天再看会显得有点幼稚,所以她会进行二次润色。

一周写完了三个短篇。

江丹瑜还比较满意自己的创作速度,广撒网总能捞到一条鱼的。

杂志社只接受邮箱投稿,江丹瑜于是在周六早上找了一个离学校近一点的网吧,付了押金以后找了一个靠角落的电脑坐下。

这时候还是老式的台式机,开机都要等一两分钟。

大家来这里玩也大部分是在玩一些聊天室,跟陌生人聊聊天。

江丹瑜打开电脑,创了一个文本,然后开始敲字。

她的手速还不错,两个小时以后就把她的小说都敲完了。

检查了一下错别字之后,江丹瑜注册了一个邮箱,三个故事分别给三家杂志社投稿。

这几家看着稿费都还不错。

希望有编辑能看上她的小说。

一个小说三四千字,少说也有五六百块钱,虽然要隔一个月才发稿费,但是只要能赚到钱,晚一点收到也没有关系。

写小说真是能打发时间,而且她在构思情节的时候,往往也沉浸其中,原本枯燥无聊的课堂在写大纲的时候就能很快过去。

江丹瑜一直对邮箱心心念念,不知道有没有编辑回信。

她这周又完成了一个一万字的短篇,逐渐找到了写文的门道。

周五下午下了课就迫不及待地到了网吧,登上邮箱的时候看到有几封邮件。

点开收件箱,除了几个广告之外,三个杂志社都回信了。

她激动地打开看,两个都是退回,并且官方地期待她下次投稿。

只有一个杂志社说她的小说进入了二审。

虽然没有那么理想,但是好歹是给了她一点希望。

江丹瑜在那里把新的小说也打上去,然后把退稿和新的小说都一起投给了接受她小说的那家杂志社。

又过了一周,编辑回信,她的第一篇小说将在下下期出版,到时候会给她寄一份杂志,还让她留下□□,方便给她打稿费。

这可把江丹瑜难住了,她现在十六岁都没有,卡也办不了。

于是想到了周冗。

她跟周冗说自己在写小说,但是稿费作为其他收入扣税很高,所以能不能先打到他的卡上。

周冗的回信是他的一张银行卡和密码。

他说这张卡本身也没有怎么用,就先给她了。

江丹瑜惊讶于对她的信任,对他的帮忙也很感激。

因为最近两人都很忙,所以写信的内容也少了很多,有时候寥寥几句话就过了。

周冗对于能帮上于丹这件事很开心,他终于为她做了些实质性的事。

把银行卡给别人这种事其实很冒险,他是个聪明人,对这些风险了然于心,可是他不愿意相信于丹会骗他。即使真的骗了,他也心甘情愿上这个当,吃这个亏。

有了周冗的卡,江丹瑜接下来的事情就顺利多了。

不断有稿子被采用,稿费一笔一笔打到这张卡里,江丹瑜喜欢去银行看这张卡的余额。

每一笔稿费她都能记住是哪一篇小说,哪个杂志社给她的。

江丹瑜很快攒到了三千块的“巨款”。

于是周冗在下次去拿信的时候,收到了于丹送给他的一支钢笔。

“补给你的生日礼物。”

周冗看着这份生日礼物,嘴角不自觉向上扬起。

细心地用热水泡墨囊,反复润过笔之后才吸墨。

“这封信是用你送我的钢笔写的,我很喜欢,谢谢。”

如果可以的话,下次生日亲手送我吧。

这是他不敢写进信里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