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第2/3页)

麟哥儿更直接,手脚并用爬进姜不语怀中,抱着她的脖子委屈坏了:“爹爹是不是忘了麟哥儿?”

姜不语不舍的抱紧孩子,在他肉乎乎的小脸蛋上狠狠亲了两下,吩咐橙丝橙苗:“去替麟哥儿收拾东西,一会我亲自送他去阁老府。”

独孤晴自从第一次随着独孤夫人去了姜府赖着非要留下作客,此后数月便在两府来回跑,时间久了定北侯府的下人们都知道她是麟哥儿亲姑姑,待她倒也客气。

“发生何事?”

“没什么大事,不必担心。”

姜不语将麟哥儿交给独孤晴,让人请了柏润过来,召集皇帝赐下的众奴仆在庭前训话:“本侯过几日便要出征西戎,侯府一应事务交托于柏先生,但有人不服或做出违反法纪之事,便由柏先生全权处理,该报官报官,该发卖发卖,无需回我!”

柏润没想到定北侯竟要离开,他家境贫寒,能在定北侯府上教麟哥儿读书,还能安心备考,算是撞了大运,没想到定北侯要出征西戎,他哪里还好意思住在侯府。

“姜侯,万万使不得!你若出征,我明日找房子搬出去便好,怎可住在府里。”

姜不语连忙拦道:“柏先生有所不知,本侯要求你两件事情,一是替本侯照看府宅院,二是替本侯代为照顾舒老爷子。他老人家年纪不轻了,此行又是急行军,不便带着他老人家,还要请先生代为照顾老爷子!”

“谁要他照顾了”舒观云出来闲逛消食的功夫,只听到了一句——姜不语将他托付给了柏润照顾。

姜不语回来的时候,他房里灯都黑了,还当他已经睡着了,谁曾想老爷子在后花园遛弯,压根没回房。

“不然舒爷爷照顾他?”姜不语苦笑。

舒老爷子跟着她从幽州到江南,为着照顾她们母子长途跋涉,四年多时间将他漂染的须发皆白,终于露出了苍苍老态,只不过生起气来依旧中气十足:“你这是封了侯,瞧不上我老头子,要回幽州也不准备带我老头子了?”

姜不语只好耐心解释:“您老误会了,三日前西境来报,西戎已占我大渊三座城池,陛下派我带兵前往西境抗敌,家中老的小的都只能托人照顾。”

舒观云顿时瞪着眼睛开骂:“你去西境不带上我,受了伤怎么办?”

姜不语:“您老就不能盼我点好?”她开始打苦情牌:“您老不留下来照顾麟哥儿,我如何放心离开?兵事凶险,可容不得一丝一毫的分神。”

舒观云:“……”

******

独孤阁老下朝回来,天色已晚,接到管家递上来的拜帖:“半个时辰前,定北侯亲卫送过来的。”

独孤阁老近来推行新政,有皇帝全力支持,朝堂之上结党营私之事已不成气候,使得新政得以顺利实施。

谁曾想西境忽起战事,这几日朝中高效运转,户部尚书带着手底下人为大军备办粮草,兵部与工部的工坊一起备办军械,想来两日之后领兵出征的姜侯定无闲暇,谁知竟要过府拜访。

管家小心征询意见:“要不要准备宴席?”

“还是算了,姜侯百事缠身,最多过来说几句话,恐怕没功夫留下来吃饭。”独孤阁老吩咐:“去告诉夫人一声,贵客上门。”

且不提姜侯乃是他家长孙的母亲,便是冲着姜侯以女子之身担起家国重任,拯救千万人与战火之中,亦令人钦佩,不可疏忽怠慢。

独孤夫人自前往姜府拜访过之后,回来提起长子的婚事每每犯愁,姜侯只会招赘,而长子对姜侯又是情根深种,总不能看着他打光棍吧?

她翻来覆去考虑了几个月,总也舍不得长子招赘为婿,为此还试探过几次独孤阁老:“默儿自小心高气傲,招赘还要看别人脸色,你说他受得了吗?”

独孤阁老一心扑在公事之上,似乎对长子的婚事不大上心,边提笔在纸上写条陈边随口敷衍:“姜家上头再无长辈,定北侯府只有姜侯跟麟哥儿两个主子,默儿看谁的脸色?”

独孤夫人:“姜侯会不会给默儿脸色看?”

独孤阁老笔尖一停,一滴墨顿时掉在纸上,洇出个黑墨点子,他只好揭过重新再写,反问道:“默儿当初流放幽州的时候都没听说受姜侯的闲气,现在他好歹也是阁老府上的长公子,谁敢给他气受?”

独孤夫人新年在各家宴会上都受到追捧,听过不少阿谀之词,有些脸皮厚的妇人夸起她来无边无际,乍一听在夸她,细一听她们嘴里夸的人跟她简直说是毫不相干。

丈夫身陷囹圄之时,许多人避她如躲瘟疫,生怕被她缠上去求情借银子,而姜不语是极少数不计得失愿意伸出援手之人,她至今铭记当年之恩。

正因为过去之事记忆犹新,她才能在如潮的阿谀奉承之下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对着丈夫叹气:“姜侯别的都好,人品模样家世都没得挑,唯独招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