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第2/3页)

纷纷流言,不管有没有证据,只要有一个人张嘴了,听到的人立即激动起来,深信不疑再添油加醋,恨不得搅个天翻地覆,痛痛快快地看一场热闹。

而没等大家反应过来,华宁拜托人去通知的警察已经来到了现场。

“林正滔!我们劝你下来主动认罪!否则会加重刑罚!”

林正滔腿一软,有一个瞬间真觉得还不如跳下去死了算了!

林母扑过去抱住警察大腿:“我儿子没罪,我儿是被冤枉的!”

只可惜,最终林正滔还是被带走了。

学校里领导人人都擦一把冷汗,很快就出具了一张通报,林正滔因为与棒国人勾结把有害的玉米种子传入华国,被学校开除,此时林正滔在警察局等待警察处理。

这宛如一记惊雷,炸开了整个学校,人人都在谈论这件事,对林正滔咬牙切齿地进行批评,也有人因为听信流言冤枉了华教授而感到羞愧。

林母东奔西走地为了儿子求情,甚至去华家闹了一场,李爱萍直接唾骂了她一顿。

只是华教授跟华宁并不在意这些,他们父女二人已经坐着火车赶去了第一批种植玉米五号的乡村,要亲眼看到农民们的收成如何,心里才会有底。

小赵庄生产队此时正赶上收玉米时节,人人忙的满头大汗,脸上却都是喜悦。

华教授跟华宁赶到的时候,一眼望去,便瞧见那些贫穷黑瘦的农民们都带着笑。

金黄色的玉米棒子挂得到处都是,显得天地之间仿佛都多了许多灿烂光辉。

“今年收成好,收成好啊!真是老天开眼了!”

“这不是老天开眼,是咱们国家正常好,人家研究种子的专家好,今年这一亩地足足多了五十斤的玉米!这真是做梦都不敢想!”

大队长得知华教授来了,立即热情地欢迎他们,并大笑着说:“今年一亩地平均产出四百二十多斤玉米!多出来的五十斤能救活多少人啊!最起码今年不会到了冬天就没粮食吃了,华教授,我们整个赵家村生产队都非常感谢您!”

华教授也忍不住笑意满面:“这还是你们的辛苦换来的,我只是提供了种子,总之大家一起努力,有收获就好!”

中午大队长的媳妇做饭,特意做了一顿玉米宴。

喷香金黄的玉米贴饼子,宣软可口的玉米馒头,浓稠清甜的玉米渣滓粥,虽然也都是粗茶淡饭,可一人一大碗,大队长的孙子狗蛋儿喜欢的一口咬下去舌头都烫破了,他娘抡起来巴掌打他屁股,大队长媳妇就喊:“招娣!可别打孩子!家里好不容易吃顿包饭,今年玉米收成好,这玉米馒头他想吃多少吃多少!”

可狗蛋儿毕竟是个孩子,家里平时都是每个人都有份例的,今天可以随便吃,他吃了一个比男□□头还大的馒头,又吃了俩贴饼子,黑黄干瘦的脸上都是激动与开心,可吃着吃着忽然就哇地一声吐了。

大队长慌了,怕影响华教授吃饭,大队长媳妇立即使眼色:“招娣,把孩子领出去!”

此时,华宁却走过去,掏出来一块绣着红梅花的手绢给狗蛋儿擦了擦嘴:“小宝,慢点吃啊,难受吗?喝口水吧。”

狗蛋儿却盯着那一箩筐玉米馒头,眼里都是期待:“俺还想吃,今天不吃,怕明天就没了。俺没有一顿吃过那么多东西过,真好吃,真好,真好……”

小孩儿说着说着开始抹泪,他太害怕挨饿了。

华宁一顿,眼睛酸涩起来,面前孩子的脸都有些模糊了。

而华教授却觉得胸腔之中一阵沉闷,他也走过去蹲在狗蛋面前,拉起来孩子的手放在自己的手心里,声音温和却坚定:“孩子啊!你放心,爷爷会努力让你每一顿都能吃饱的。今年吃玉米宴,明年,咱就吃大白馒头!顿顿吃,吃到你不想吃为止!”

华宁在旁边嗓子发硬,却泪中带笑,说道:“大队长,你们放心,咱们国家现在是穷了些,什么都没有,可咱们人人都有一双手!咱们能从无到有,想要什么就去争取!”

她转头,摸摸狗蛋的小脸:“狗蛋儿,咱们总有一天,谁都不会再挨饿的!”

狗蛋儿裂开嘴,露出一口白牙:“好!”

回去的路上,华教授一直都在沉默,他沉默地看着车窗外的田野,土地,看着一座座隐藏在树影之后的农舍,看着这大片辽阔的土地,什么都没有说。

可华宁却读懂了他的沉重,如今的华国与世界几乎是脱轨的,经济严重滞后,甚至不被世界承认,可在几十年后,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车水马龙,经济飞速发展,新农村处处都是,即便是农村,也都吃得起肉,开得起车,更别说精米细面了。

但这些过程究竟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呢?

是无数个像华教授这样的热血前辈用自己的青春用自己的一切换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