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第2/2页)

华宁没有过多废话,她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说完这些转身就走。

而不少人都听到了两人的对话,忍不住指指点点,说到学校里关于华宁的流言此时不攻自破。

如果华宁真的不学无术,英文怎可能那么流利呢?那一口超赞的英文,分明就是刻苦学习出来的结果!

苏婉瑜暗暗捏紧拳头,她发誓,将来会让华宁身败名裂!

转眼就过年了,这个年依旧不是很好过,许多人家都是穷苦的日子,细面都难得吃上一次,而华宁跟华教授除了大年三十那天休息了一天,其他时间都在为了庄稼而努力。

华教授告诉华宁:“今年种下的这一茬小麦是我去年挨个在田里挑选的颗粒饱满硕大的,去年风调雨顺,这些种子都极其珍贵,希望这一季小麦能够丰收,毕竟里头不仅有我的心血,也有你的心血,等于是两个我的努力,如果产量能一亩地提高二十几,也算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了。”

看着两鬓染霜的华教授眸子里的期待,华宁回想起书里的情节。

华教授虽然最终没有能够研制出产量非常高的玉米,但并不是对国内农业没有贡献,他的研究涉猎甚广,小麦红薯之类的都有,虽然没有一鸣惊人地研制出产量特别高的种子,但每年几乎都有进步。

这一年的小麦确实不错,但春天的时候下了一场冰雹,华教授的小麦全军覆没,期间又发生了些事情,导致小麦损害无力回天,华教授受到很大的打击,心脏第一次出现问题。

华宁不由得担忧起来,她要阻止小麦受损,要阻止华教授被刺激而生病!

应对冰雹灾害唯一可以用的方法就是“避,抗,减”三个字,天气是无法人为改变的,华宁只能从自身做起。

一眨眼到了春末。

她跟华教授为了这几块小麦试验田不知道薅了多少次草,施了多少次肥,为了记录每一株小麦的状况,两个人的腰椎和颈椎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

而因为长期在地里待着,吃饭不及时,肠胃也受到了很大的伤害。

华宁也会累,她还只是个不到二十岁的女孩儿,别的女同学去逛街,在图书馆里优雅地看小说时,她在下地干活,别的女同学放假在家看电视吹风扇时,她依旧在地里干活。

但她每次疲惫的时候就会去看看报纸,那上面有不少关于如今国情的报道。

粮食还是不够吃,许多人的日子还是很艰难,华宁抬头看看太阳,未来的路还很长很长啊!

四月的天说变就变,尚还未成熟的麦田里,绿浪滚滚,风吹起来,空气里都是清新的麦苗香气。

远远的山阳大学一间教室里,华宁正在听课,她这学期就要把大学的课程全部修完了,等毕业之后自然还是会继续研究种子。

忽然,外头天上乌云飞速地移动着,咔擦几声惊雷,天上哗啦啦地开始往下掉东西。

一开始大家都以为是雨,可很快就有人喊了一句:“是冰雹!”

农业系的学生基本都参与了试验田的维护,此时大家都焦灼不已。

“试验田里的麦子怎么办?这冰雹好大!跟鸡蛋似的!”

“完蛋了,完蛋了!这马上就要收麦子了,冰雹一来,全部都毁了啊!”

大家看着外头冰雹砸在屋檐上噼里啪啦疯狂的样子,都是痛心疾首。

老师深深地叹一口气,华宁也跟着大家走到外头的走廊上,去看那些从天而降的冰雹。

远处另外一个教室门口,林正滔也出来了,他跟华宁对望了一眼,眸子里都是同情。

华宁跟华教授的小麦势必要全军覆没,如果没有这场冰雹,他也是打算引来些虫子给华教授制造些困难的,此时这场冰雹倒是老天爷帮助他了。

从前他就故意在华教授的研究里悄悄地使过绊子,只要对他没有好处的,他肯定不能看着华教授独自成功。

未来华国的农业方面,只有他能是当之无愧的领头人,华教授老了,早该退休了,而华宁,又算什么东西?

想到自己手里掌握的玉米种子,林正滔隐隐有些兴奋。

而华宁眸中一闪而过的怀疑,总觉得林正滔哪里不对劲。

但当前最重要的事情,自然不是这个,她跟老师打了声招呼,匆匆地打着雨伞就往试验田走去。

冰雹加雨,人人都往屋檐下躲,只有一老一少不约而同地从两座楼里撑伞冲了出去,同时朝着试验田赶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