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做弓(第2/3页)

景平安冲步笑道:“没事,以后再弄。”她又笑嘻嘻地回到窝旁边,继续割兽皮。

步困惑地挠挠头,没再追问。她把篝火重新堆好,回到窝旁按照景平安的要求继续切细细的兽皮绳。

有步帮忙,景平安省了很多功夫,花了两三天时间便把兽皮搓成了弓弦。

她试了下,都挺结实的。

她的力气小,想把细枝压再捆上弓弦,挺费劲的,当然是找亲妈帮忙做。

步的力气大,有些树枝又很脆,大力一折,断了!

步弄断了树枝,颇有些忐忑地看着安,说:“断了。”

景平安说:“没事,断了说明材料不行,不适合做弓。”她记住是哪树种枝,直接淘汰掉,扔去了柴堆里。她又重新递了根给步,又给折断了,再换。

十几种树枝,在做弓的过程中折断了一半。一些是真的脆,一折就断,还有些就是步的力气大,用力过猛,也折断了。

景平安知道做弓臂,将其掰弯肯定不是用蛮力和单纯靠树枝本身的韧性,一定有一套塑形、稳固性能的流程工艺,可现在没有条件去研究这套工艺,只能是强行掰弯弓臂捆上弓弦。

步连续掰断了好多娃精挑细选弄回来的树枝,非常过意不去,将动作放慢了很多、小心了很多。她先将树枝慢慢压弯,再用膝盖压住,这才往上绑绳子。

最后做成了七把弓,三把两指粗的大弓,四把大拇指粗的小弓。

只有弓不行,还得有箭。

景平安又挑成人小指粗的细枝做箭。她隐约记得古代的箭是用竹子做的,好像是跟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有关的一部电视剧里看到过,不确定。这附近没有竹子,于是,依然是树枝代替。

细树枝为箭身,装上骨头磨成的箭头,再把渣爹用来装饰外貌剩下的羽毛拿来做成弓箭上的翎羽。

弓和箭都有了,缺箭靶,这个就很简单了,用兽皮裹上干草,捆在立起来的粗树枝上,搞定。

山洞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大概也就是四室两厅的大小,但够她拉弓射箭了。她之前在健身房的射箭室,还没这么宽呢。她把靶子立在洞口处,自己站在最里面靠墙的位置,将箭搭在弦上,拉弓,射箭。

她的力气不大,只能拉满弓,箭射出去,落在了五六米外。

景平安把弓和箭递给亲妈,说:“妈,你来。”

步陪着景平安忙了好多天才造出这些新东西,看到娃摆弄上,早就跃跃欲试,当即接过手,站在景平安刚才的位置上,学着娃的样子,拉弓……啪地一声,弓断了。

步吓了一大跳,紧张地看着景平安。

景平安说:“没事。”她把上面的弦拆下来,把弓扔进了柴堆里。

步松了口气:不是她力气大弄坏的,是这个也不行。

景平安又递了把弓给步,只剩下六把了。她也有点忐忑,心说:“可千万别一把都不能用啊。”

步拉断了一把,这次又小心很多,根据之前做弓的经验,动作慢了些,缓缓地拉起弓,“咻”地一箭出去,靶子上没箭,箭不知道哪去了。

景平安跑过去,在偏离靶子足有两米多的岩石下的角落里找到箭,岩石上还有箭头戳出来的一个新鲜小坑。这一箭的力道还蛮大的。

她握着箭,跑回到亲妈身边,开心地竖起大拇指赞道:“好。”

好?步很怀疑地看着安。用兽皮捆成的个靶子相当于猎物,她连立在那没动猎物都没打中,哪里好了?

她捞起自己的长矛,举过肩膀,用力地投掷过去。

长矛扎透兽皮,钉在了木桩上。木桩只是被几块石头夹在中间,并不牢固,在长矛的大力撞击之下,底部的石头松动,木桩倒了下去。

步指向骨矛,说:“矛好用。”弓箭不好用。

景平安抬手比划着说道:“你出去打猎,最多只能带两根短的、一根长的,三根矛,扔完就没有了。我要是有弓箭,也不影响带矛,有弓箭有矛,远程近战武器都有了。”

她这么长的两句话说完,步……没听懂。

景平安不跟她争,继续让亲妈帮她试弓。

亲妈对于这杀伤力不行的弓和箭,彻底失去兴趣,不过还是帮助景平安试完弓。

最后剩下两把没坏的弓。同样大小、不同材料的弓,距离都能射到洞口处,也就是十几米外,但在墙上留下的小坑深浅不一。很明显,两把弓射出去的力,是不一样的。

景平安把两把都留下,决定边用边研究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这两把都是两指粗的大弓,她拉不动,便让亲妈陪着她去折了些同样材料的细枝回来做成小弓。

她给自己做了两把小弓,又按照弓的尺寸重新做了些箭,便练习上了。

她闲暇时又在弓的中间位置,也就是握箭和常射箭的地方,缠了圈兽皮绳,使得弓看起来更加漂亮,有模有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