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七夕节(第2/4页)

能这般被家人宠爱的,实属少见。

“原来是施九姑娘,幸会。”崔沁淡声打招呼。

施昭云语气干巴巴回礼,“崔姑娘好。”然后别过脸去。

施颖眼珠骨碌碌转了一圈,打量着崔沁那张俏脸,笑嘻嘻挤了挤她的肩,“姐姐,你去鸡鸣寺求什么签呢,鸡鸣寺求姻缘很灵验呢!”

崔沁被她气笑,嗔了她一眼,“我想求个平安符。”

施颖意兴阑珊哼了哼鼻子,兴趣大减,“你跟我九姑姑一样去给人求平安符。”

半个时辰后,马车抵达鸡鸣寺。

鸡鸣寺是一古刹,依山而筑,巍峨高耸。寺院并不大,大雄宝殿及舍利塔皆拥挤建在山上,沿着石阶攀沿片刻便抵达大雄宝殿前。

崔沁陪着施颖在外头拜了几炷香,施颖要去东侧的放生池玩。

崔沁丢开她,带着云碧往大雄宝殿来了,她将做好的香囊呈上,跪在蒲团上磕了几个头,吩咐云碧拿着香火银并香囊去内室叫法师加持,自个儿跪在蒲团上默默祈福。

正待起身瞧见施昭云也跟着跪了下来。

施昭云十分虔诚地双手合一,嘴里念叨着几句。

崔沁起身跨出门槛,往西边绿廊折下,听到身后传来一道声音。

“你是在给谁祈福?”

崔沁微微愣神,转身见施昭云脸色木木地睨着她,

崔沁淡声回道,“一位亲友。”

见她手里也拧着个平安福袋,随口问道,“施姑娘也是给亲友祈福吗?”

施昭云清冷的眼珠微微一动,目光落在绿廊之外,斑驳的墙下辍着一缸夏荷,荷叶萧索,似有枯败之势,缸下落叶一层叠着一层。

夏盛而衰,秋已近。

时不我待。

“是给一位躺在床上,不知生死的人祈福,我盼望他早点好起来。”

崔沁脸色一变,唇角缓缓下垂。

总算明白施昭云的冷意从何而来。

接下来的日子枯枝乏味,如研磨,一圈一圈碾动,从琐碎的时光里磨出些许苦涩。

打鸡鸣寺回来,崔沁心情就不怎么好,整日盯着手里的香囊,想起施昭云说的话做的事,心里膈应地慌。

她现在有什么资格膈应呢,他们是和离的身份,别人打他的主意,也碍不着她。

还可以明目张胆地挑衅她。

崔沁叫来云碧,“将这平安符送去前线。”云碧接过香囊就去外院寻陈七。

慕月笙离开前将原先的人马又调了回来,重新布防,外松内紧,确保崔沁安虞。

刘二修养了几日回来当差,二人凑在云碧跟前笑嘻嘻的,总算是得了云碧好脸色。

“快马加鞭,着人把香囊送给爷!”

“遵命!”

两日后,远在荆州大营的慕月笙收到了金陵送来的一方平安符。

内里写着他生辰八字,不是崔沁又是谁呢?

慕月笙并不信这些,只因着是崔沁的心意,就贴身带着,一整日唇角的笑容都没落下过。

夜里,大帐内迎来了两位客人。

正是前往青海的鸿胪寺卿柳如贵和崔棣。

二人穿着官服一路风尘仆仆入帐,对着长案后的慕月笙便行了大礼,

“见过慕国公。”

“两位大人辛苦了!”慕月笙还了一礼,淡声问,“情况如何?”

柳如贵一身凛然正气,白眉微抖,“幸不辱命,那朵甘退了兵,朵甘汗王底下几个儿子为了争抢宣慰使,相互残杀,连着打入王帐之内,朵甘汗王也被刺伤,如今青海高原上下分崩离析,处处需要仰仗朝廷,下官与崔大人按照您的法子,分而化之,震之以威,许了商贸之利,现在几位宣慰使无人不从。”

“甚好,此番前往高原,两位大人风餐露宿吃了苦。”

“哪里哪里,这些都是应该的。”柳如贵客气回道,又问他,“国公爷,将某传信来荆州可是何事?”

慕月笙颔首道,“请柳大人并崔大人一行,秘密出使滇南宁州!”

柳如贵和崔棣相视一眼,皆眉峰一凛,颔首道,“领命。”

“如今这湖湘局势如何?”

慕月笙南下,剑指南昌王,南昌王左临江左赋税重地,右临湖湘鱼米之乡,一旦被他成事,江南半壁江山尽失,若是蒙兀再行南下,大晋危矣。

慕月笙请二人落座,眸色幽黯道,“南昌王心深似海,效仿司马懿装病取得先皇信任,他暗中筹划多年,一手操控漕运,一手撬动异族作乱,所谋甚大!”

“他撬动蛮军和云南,无非就是想消耗朝廷兵力,我岂会让他如意?”

“潭州并朗州这只蛮军,战斗力极强,他们各人备了一只小弩,灵活机动,真打起来,咱们朝廷军不是对手。”

早在五年前他下江南,暗中吩咐亲信创下天下第一钱庄四方钱庄,境内绝大部分的商户均要跟钱庄打交道,握着这条命脉,他就掌握了天下重要商户的底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