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想回头?迟了!(第2/5页)

这几十家书院中,也有三所女子书院,其中最有名的便是当初裴音所创办的善学书院。

取自《礼记》: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崔沁年少曾去善学书院旁听过裴音讲学,当真是才高八斗,满腹经纶。

唯一不足,便是读了那么多书,皆化作清傲。

崔沁自忖尚有些才学,虽然不能像裴音那般广开收徒,却是可以办个私塾,教导闺中幼女读书,也不失为一桩好事。

总该给自己找点事做。

她将念头一说,宋婆子和云碧十分赞成,主仆几人分开行动。

宋婆子能言善辩,又极为亲和,拉着孙女巧姐儿逐门逐户去拜访,将崔沁所写字帖展示给人瞧,又将巧姐儿学了半月的成果给大家看,凭着她那张巧嘴,竟是说动几户人家乐意把孩子送给崔沁教读。

崔沁则与云碧来到燕雀山下,山门出有一硕大的牌匾,上头是先帝亲自书就的“燕雀山”三个鎏金大字,跨山门而入,楼阁曲廊依山而筑,曲径幽深,草木葳蕤,风暖人静,花草葱茏处幽香沁鼻。

东侧还有一水泊,微波荡漾,亭台阁榭绕湖而成,景致清幽,乃办学圣地。

若是能将前面那几间堂屋租下办私塾,倒是极好。

崔沁走访了附近武侯脚铺,得知燕雀山隶属皇城司,归户部管辖,而筹办私塾也得在户部造册,心想是必须走一趟户部。

“当今户部尚书乃内阁次辅慕国公,听闻那慕国公乃状元出身,声明大义,学富五车,最喜民间办学,以期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小娘子若是想办私塾,准是投了国公爷所好,小娘子只需要准备.....”

那武侯大约四十上下的年纪,一脸络腮胡子,瞧着倒是个热心肠的,只是谈起慕月笙是满脸的敬仰和佩服,口若悬河,大有滔滔不绝之势。

崔沁穿着一件月白对襟澜衫,襟口压了一翡翠配南红牡丹珠的十八子,掀开半片帷纱,亭亭玉立听着。

面上瞧不出什么喜怒,只是心中多少有些不自在。

好在这武侯吹捧了一番慕月笙后,又将要准备的文书资料及办理章程都告诉了她,这一趟才算没白来。

初秋凉风肆意,卷走余夏最后一抹闷燥。

出了武侯铺沿着一条小巷便往回走,青石铺路,苔藓满地。

原也不打算走这般偏僻之地,只因武侯铺便在不远处,不担心有歹人作祟,而主仆二人已饥肠辘辘,只想尽快回府。

怎奈天公不作美,沉闷的雷声滑过半空,风声猎猎作响,小巷围墙上挂着的几个灯笼在凄风苦雨中来回摇曳,顷刻间,大雨倾盆浇下。

主仆俩挨着一户人家的后门,挤在屋檐下,遮风避雨。

那门槛极窄,容得二人挤入,却是无论如何难以转身,崔沁的衣摆悉数被浇湿,好在还有一帷帽,能遮住她的容色,虽有些失礼,至少旁人也瞧不出她是谁。

无奈之下,云碧冒雨敲响了人家后门,可惜半晌都无人应答。

最后她干脆用力一撞,将门给直接撞开,令人惊愕的是,里面是一枯败的荒园,四周杂草丛生,便是那廊下的砖石缝隙里也冒出一些绿丛。

既是荒园,那避一避雨倒是无碍。

二人挤入院内,躲在布满蜘蛛网的廊芜下,遮住了风雨飘摇。

可偏偏,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只见一道雄壮挺拔的身影夺门而入,两下便跳上廊芜,如巨兽横在二人跟前,他一双阴鸷的眸子漆黑油亮,咧着嘴狰狞冲着崔沁笑,

“沁姐儿,听说你和离了,我找你找得好辛苦,若不是刚刚我的小厮路过武侯铺寻口水喝,还没发现你的踪迹。”

李政得逞的快意不加掩饰,朝她伸出满茧的手,

“早就告诉你,慕月笙不是什么好东西,冷心冷血的,哪里能对你好,跟了哥哥,哥哥叫你醉生梦死。”

崔沁瞧见李政那一刻,唇瓣的血色已褪得干干净净,

云碧飞快将崔沁往身后一拉,张开纤瘦的手臂,浑身剧烈地颤抖着,

“你....你别过来啊...武侯铺就在转弯角,我...我喊一声,他们就来了!”

李政闻言哈哈大笑,那几声狂笑冲破了他侧前那片蜘蛛网,他探手一抓,将那灰蒙蒙的网给扯开,露出黑熊般结实的身子,衣袖被他卷起,露出手臂经脉虬结,贲张有力,

“你尽管喊,喊破喉咙都没人管你。”

李政贪婪的目光掠过云碧,注视着她身后的崔沁,只见崔沁面无表情靠在墙角,沾湿的衣摆已黏在乌黑的墙壁上,沾了不少泥渍污垢,那双清凌的眸子,淡的没有丝毫情绪,甚至连嫌恶都懒得给,唯有唇角祭出冷淡的冰锋,

“你可以为所欲为,但你得到的也不过是一具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