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新政启动中(第3/6页)

有人本能地迈出脚,急忙地道:“公主,此事不妥。清河郡主乃女流之辈,岂可为官。”

萧宁低头一笑,她不曾开口,清河郡主接话道:“天道认之女子可为王,不可为官?大昌素来取士以才,竟然只是一句空话?这是要欺天,欺民?”

话问着,清河郡主已经遍身说话的那一位,也就是李御史。

清河郡主道:“女子连王都封得,怎么就当不得官?你觉得我并无本事?”

目不转睛地盯着李御史要,清河郡主等着一个回答。

李御史岂敢说出这样的话。观清河郡主方才一番话可见,清河郡主并不是一个鼠目寸光之辈,她上朝做证,既为长沙夫人讨回公道,或许更是为萧宁。

投桃报李,洞察这一点的萧宁,自然而然的利用她的权利,为清河郡主要一个可以上朝出仕的机会。

“亦或是,李御史是认为,我一个前朝公主,纵然诚心归附大昌,在你看来依然不可取,不可信?”清河郡主不等李御史回答,已然再一次发问。

“镇国公主凭本事成为尚书令,其以举荐之责,向朝廷举荐于清河,是信任清河。大昌信任清河,却是李御史不信我?”清河郡主再接再厉,一顶大帽子往人的头上扣,丁点压力都没有。

“陛下,臣绝无此心。”李御史不蠢,他可也是前朝之臣,有何资格不信清河郡主?

不信清河郡主之前,他是不是也要想想,他是凭什么不信?

“既无此心,本宫举荐清河郡主出仕,有何不可?若诸位想考较郡主本事,只管来。不过,若是举荐之人也要考,开此例,往后自当一视同仁。”

萧宁接过话,意味深长地扫过在场所有人。

跃跃欲试,确实有心想要考一考清河郡主的人,突然都收回了迈出一半的腿。

自家人知道自家的事,举荐之人考是要考,可是,太难的问题考出来,多少人要被筛下去?

清河郡主的身份本就不同寻常,萧宁明摆着站在清河郡主这一边,非要跟清河郡主对着干,何尝不是跟萧宁对着干,也是跟萧谌对着干。

思虑再三,终究还是收回这份打算,老实的由着萧宁吧。

“好,此事便就此定下。”一看无人提出反对意见,萧谌相当愉悦。上朝前那暴躁的心情,瞬间消散得无影无踪。

“谢陛下。”清河郡主会做人,这一刻不忘朝萧谌作一揖,表达她的感谢。

“长沙夫人一案,所有涉案之人,务必尽早核实,一个不能留。”萧谌最后起身前,不忘叮嘱萧评此事,“刑部、大理寺一道配合,不可冤枉好人,也不能放过一个坏人。”

“唯。”听萧谌之言,并无要趁机大开杀戒,震慑八方的意思,而是不忘底线,提醒在场的众人,亦不可失了底线。

姚圣一开始的担心,在这一刻消散得一干二净。

在长沙夫人一案中,因萧宁被行刺,难免让身为父亲的萧谌震怒,但在最后,萧谌能够牢记一点,并不认为寻到了线索,但凡有嫌疑的人,无论最后是与不是,都该一网打尽,一个不留。

萧谌亦知不宜太过滥用私刑,凡诸事,过犹不及。

杀以震慑,令人生畏,可若是想让众人心服口服,需得以德服人。

姚圣想得多,萧谌已然起身离开,回头看到萧宁和清河郡主时,姚圣问:“我与公主举荐的几人,公主是一个都没瞧着。”

额,萧宁回雍州的日子虽然不短,可这事情是一桩接一桩的,没有一刻安宁,也就怪不得萧宁没有跟姚圣好好说话的机会。

难得姚圣有机会捉住萧宁,他这一问,萧宁额头落下一滴汗,“是我失礼。”

想萧宁一直忙着赈灾,可不是为了攻城略地。待兖州事毕,她是又马不停蹄的赶往豫州,再回雍州,这事实在是不少。

“殿下心系于民,并未为人才而罔顾百姓,他们皆对公主称赞有加。”姚圣说的是实话,亦欣慰于萧宁并不是喜欢做戏的人。

作为一个务实的人,萧宁做事脚踏实地,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只问是否对百姓有利,若有利于百姓之事,她必为之。

“公主即将开府,不如让他们在殿下府上效力?”姚圣不纠结已过去的事,只问将来。

萧宁的公主府属官,定会是萧宁最亲近的人,朝廷上的事闹腾得厉害,萧谌尚未定下究竟让谁来为公主的师傅。

三师三公,这可是太子标配。萧宁作为将来承继天下之人,早年便已经开始为自己准备,现在,将来,只会准备得更充足。

“这是不是该见一见再说?”萧宁要收在手底下的人,没有见过,心里没底,让她轻易答应收下人,万万不能。

姚圣一笑,萧宁这性子,亦不知该说好或是不好,太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