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绕后破中帐(第3/7页)

由他一人赴死,总比赔上那么多随他出生入死,与他并肩作战多年的将士性命要好!

萧谌最后能如曹根所愿,与曹根相斗一场,曹根心中,定然已经欢喜无比。

“丞相所言,我都记下了。”曹根的儿子们中,有不信邪的,也有愿意听从杨眉教导的,恭敬地应下一理,这便听话离去。

杨眉说了这许多,终于有人松口,脸上露出了笑容,“好!”

一声好字,何尝不是显露了他对他们的企盼。

无法护住曹根,至少为他留下一丝血脉都好。

有了一个出面,其他人就算心里再怎么不服,这一刻都不作声。

默默地将杨眉为他们准备的钱财拿上,至于他们是走或是留,杨眉该说的也都说了,不想走的人,杨眉亦无法强迫。

而在杨眉为曹根的儿子们安排退路后,一位将士急急地冲过来,“丞相,有百姓出城了。”

这并不是一个好消息,甚至可以说是噩耗。

简明让人在城外煮了五天的饭,这五天里,百姓一直都在挣扎,杨眉从心里是希望百姓能够坚持住,能够不离开城池一步。

然奢望始终都是奢望,民以食为天,为了活命,有太多的人放弃了所有。

百姓能坚持了这些天,已然不容易。

要不是杨眉早放话随百姓任意出城,只怕局面更会失控。程永宜有一计尚未用,然简明听闻杨眉放话,便改了主意,不再动手。

“让他们走吧。他们随我们守了这许久的城,够了。”杨眉一直都在做着垂死挣扎,总是希望他可以守住京城。

终究,希望只能是希望。

当兖州爆发水灾,当荆州已然上报,再无粮食可供应京城所用,杨眉知道,他们的希望越来越渺茫。

当萧家的军队在外面架起了火,烧起了饭,杨眉知道,他们的希望将完全破灭。

若萧家军强攻,百姓纵然饥饿,为了争一口气,定会坚持到最后。

偏萧家军不再强攻,而是攻心。

比起强硬的攻城,攻心更是令杨眉无可奈何。

万般的手段也逃不过人性,最无法避开人对生的追求。

城外的粮食,就是生的希望;是萧家人在告诉城内的人,只要你们放下手中的武器,我们并不想对你们赶尽杀绝,请你们走出来,你们便都能活下去。

杨眉望向一旁的将士,“想走就走吧。一但有一个百姓出去,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接下来,京城也就守不住了。陛下临死之前,令两万将士降之,你们想降就降,不想降便走,走得远远的,永远也别回来。”

“丞相。”前来报信的人,如何也想不到竟然得到这样一个消息,不可置信地望向杨眉。

杨眉老泪纵横地道:“这并非玩笑。吴朝,必将不复存,你们走吧,走了能保全你们的性命,也不枉你们为吴朝出生入死。到现在,够了。”

不难听出杨眉的放弃。

“那丞相呢?”杨眉让他们各自都散去,杨眉呢?

“城在人在,城亡人亡。这是我对陛下的承诺。”杨眉早已做下决定,断然不会更改。

“丞相。”杨眉丢下最后一句话,转身走向曹根的衣冠冢。

因萧家军之故,曹根并未下葬,也罢,他们君臣一场,曹根这衣冠冢,纵然是备下了,终究还是不为世人所容,不如,由他亲自送一送吧。

杨眉走了,不管身后传来多少人的叫唤,他都不曾回头。

后,萧宁从旧京城被攻破的战书中得到消息,伪吴丞相杨眉,自.焚于曹贼衣冠冢中,赶到火海中的人,灭了火后,只看到一具焦尸紧紧地抱着曹根的灵牌。

萧宁感慨万千,对杨眉而言,曹根是他的明公,得遇明君,自忠贞不二,生死相随。

“另,曹根诸子亦葬身已火海中。”还有另一个消息,那是必须说清楚的。

萧宁一眼扫过,对于曹根诸子,并没有多少想法,是以颔首道:“逝者已矣,厚葬了。杨眉忠贞不二,更需礼遇,命人妥善安置。”

忠义之士,无人不敬。哪怕其所忠并非吾之朝。

“唯。”萧宁有令,谁敢不从。马上去准备。

萧宁卷起手中的战报,又问:“曹军已然完全归顺?”

“我军攻入旧京时,有一部分曹军逃往荆州。”前来报信的人回答此话时小心翼翼的抬头,看了萧宁一眼,生怕萧宁因此动怒。

“预料之中的事,让简明准备准备,发兵攻打荆州,乘胜追击,用最快的速度拿下荆州。”兖州方面的事,萧宁留在后方,可以安顿百姓,前线就让人领兵前去,务必用最快的速度一统天下。

“另外提醒简明,曹军中降者不杀。”

这样的一句话,萧宁现在才说出口,目的不过是为了挑动人心。逃入荆州的兵马,其中有多少背井离乡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