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第2/3页)

李舅爷罢罢手,“没事没事,孩子忙就自忙去,都是一家子人,不用讲那些虚礼。”为他们搬来伊春的事,姚家已经帮衬很多了,也很周到。他们怎好意思为这点事挑理?

其余的李家男丁们也纷纷表达了和李舅爷一样的意思。

接着,姚祖父就和他们聊起了伊春军屯。李家人都听得认真,毕竟这地方,不出意外的话,是他们接下来几十甚至十几年一辈子要生活的地方,怎能不好好了解一番呢?

姚祖父打算先是聊军屯的方方面面,接着便是对李家众人的安排。他们姚家男丁都各有各的一摊子,说句敞亮话,那就是多少都小有实权,安排李家人应该问题不大。他这些做法,其实是延续了先前姚春暖的做法。

而姚母则带着两儿媳跟着她大嫂和侄媳妇他们去规整行李。一进屋,李舅娘就拉着姚母的手到一旁说话,行李则交给儿媳她们整理。

李舅娘将姚杏及其夫家跟来伊春的事说了。

姚母一听就炸了,“什么?姚杏那死丫头跟着你们来伊春了?”

听到这个消息,姚母是又惊又怒,怒的是她的厚脸皮,惊的是,怕她的到来给家里给女儿带来不好的影响。或者说,怕姚杏那白眼狼的到来会伤害到家里人。

李星河就知道她们肯定会提这件事的,所以就偷偷地跟了他奶进来,一看他姑婆的反应,李星河立即向姚母告状,“姑婆,你不知道,我们根本不愿意带上她和陈家那一家子人的。最初,她想让我们一起稍带上他们一家子,我们不愿意。他们就偷偷地缀在队伍的后面,我们撵她,不让他们跟着。她就说,我们李家人去投奔的人是她小姑,她只是跟在队伍后面而已,我们李家都不允许,没良心什么的,她一句话就把我们堵死了。”

李星河委屈死了,他说这些,向姚母表示他们也很无奈,最后对于姚杏和陈家死皮赖脸的行为,只能尽量无视了。至于驱赶?没得的,理不直气不壮啊。

姚母一听,更怒了,“她怎敢这么说,有点羞耻心吗?年前那一出,我们就已经表示过和她断绝关系,再无来往的,她现在倒好意思贴上来,还仗着姚家那层身份要好处,脸都不要了是吧?真是气死我了!”

一想到姚杏,姚母立即回头,找到姚大哥和姚大嫂,对他们耳提面命,不许他们偷偷接济或者帮助姚杏,否则让她知道的话,别怪她不客气!

这会大厅里,姚祖父李舅爷他们也提起了姚杏。

李舅爷首先表态,“既然阿暖那么忙,姚杏的事就不要拿去烦她了。”

姚祖父点头,赞同他的做法,他们这些老家伙又不是吃干饭的,一个小丫头而已,还搞不定吗?她的底气,不就是血缘亲情吗?他们姚家要是不在意,她还能作什么妖?

姚大伯对底下的儿子侄子说道,“听到没有,别什么事都麻烦你们妹妹!”

姚二哥示意自己明白,“祖父舅爷大伯爹,放心吧,这点小事咱们能处理好的。”

其他小辈也紧跟着表态,工什么玩笑,他们还能让一个小丫头拿捏了?

这时,正好就听见姚母识姚大哥和姚大嫂的声音,姚祖父让人将他俩叫进来,“姚杏的事,听你们娘的,别插手,我们自会料理。你们夫妻俩放心,反正不会让她饿死。至于要怎么料理她,自有我们拿章程,你们就别管了,别坏事。”

姚祖父给了个底线,姚大哥和姚大嫂一听,不会让姚杏饿死,就打算真不管姚杏这个女儿了。

现在姚家今非昔比,万一他们偷偷帮姚杏,引发或者导致某些问题就不好了。他们可不想成为罪人。再者,对于姚杏这个女儿,说实话,做父母的,被她折腾那么久,剩下的感情也不多了。他们现在的重心,更多的是放在儿子虎子身上。

儿子如今进了军屯的私塾,眼见的懂事知礼起来,他们夫妻俩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也很知足。

他们也知道,如果没有他们小妹,家里要过上这样的日子,是很难的。姚大哥身为长子,感触更深,他小妹几乎将他作为长子的重担给挑过去了,他又怎么忍心再因为女儿的事给她添麻烦呢?就算他忍心,家里的长辈们知道了,也饶不了他,何必呢?

晚饭的时候,姚春暖准时回来参加了家人给舅舅一家举办的接风家宴。这是接风家宴,同时也是暖房宴。

几家人加起来,有三十七八人,一共席开四桌。当家话事的一桌,妇人们带着孩子们就占了两桌,剩下的一桌是姚大哥李星河等第三代男丁。

姚春暖自然是与姚祖父李舅爷等人坐在第一桌。总之,很是热闹。

席间,姚祖父和她说了一下对李家人的安排。

姚春暖静静地听着,最后只说,“舅爷舅娘,各位表叔表哥,要是有什么需要用到我的地方,只管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