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你的女儿很了不起(第2/3页)

她不会说谎。

宁嫣轻轻叹了一口气,她妈真是个老实人。

算了,还是她自己上吧。

“医生说,我妈的病需要静养,最好是安静的农村,所以我就想着,能不能回老家静养?我们的户口不知道能不能迁回来?”

村支书父子都愣住了,不是吧?城里户口多金贵,大家拼命往城里挤,他们怎么是倒过来?

“小宁同志,这是大事,你要想清楚。”

他是为了宁嫣好,农村户口不稀罕,城里的求都求不到。

宁嫣却很清醒,这是目前最好的办法,深藏在勤丰大队里,就算那些人知道了也拿他们没办法。

“是这样的,我妈病重后就没办法上班了,城里什么都要钱,哪像农村,自己还能种菜种点红薯糊弄过去,我下面还有三个弟弟妹妹,留在城里靠什么养活?”

她特别坦然,村支书想想也是,城里没工作的未必有农村好过。

“你们可以不迁户口……”

他觉得可以保留户口,以宁嫣的贡献,可以收留这一家子。

当然,也得靠宁嫣一个人养活全家了。

不等他说完,宁嫣就打断了,“那不行,名不正言不顺,有人会说闲话的,我们的户口迁过来了,不管如何,大队也不会看着我们一家子饿死,是吧?”

户口迁不迁,看似关系不大,其实影响很大的。

你户口迁进去,那就是勤丰大村的一员,有什么事都会护着。

否则就是客居,平时客客气气,但真遇到事情未必护着。

熬过了这一段特殊时期,她有的是办法处理户口问题。

宁家几个孩子也不可能一辈子窝在小农村,他们可以通过考大学出去。

去大城市买房子,也能迁户口。

村支书认真想了一会儿,“以你的本事,饿死谁也不可能饿死你,但你说的也有道理,凡事要名正言顺。你家有老屋,按政策是可以迁进来的。”

宁嫣愣住了,“啊,我家有老屋?我怎么不知道?”

宁春华轻声说道,“就一间破屋,长久失修塌了。”

但他们说有,就是有,全在这两人嘴里,有熟人护着一切都好说。

宁嫣明白了,笑眯眯的点头,“这样啊,那我想在实验屋隔壁建一个房子,村支书,大队长,两位给我批块地吧,我这算是名正言顺。”

可不是吗?只要是大队的一份子,就有权要宅基地。

宁春华一点都不意外,宁嫣做事向来是走一步看十步,做什么都未雨绸缪。

村支书恍然大悟,“哈哈哈,原来是在这里等着呢,我就知道你不会做傻事,行,那边也没有什么人家,你想要多大的?”

只要在合理范围之内,一切都好说。

宁家人不约而同的暗松了一口气,他们被接纳了!还能有一个房子!

杨柳更是激动,眼眶通红,总算有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了。

宁嫣略一沉吟,“就跟实验屋差不多,也要一个大院子种菜,前面弄个门房,后面三间房,可以不?”

实验屋其实挺大的,占地有八分地,就是比较简陋。

村支书不假思索的同意了,“可以。”农村的地不值钱。

三言两语就将最重要的事情敲定了,看似轻轻松松,其实是宁嫣努力了半年的结果。

她表示很满意,“那行,等开春了找人建房子,我们大队估计没有闲人,实在不行就找隔壁大队的,大堂伯,你人头最熟,你要帮我。”

她不把自己当外人,宁春华就喜欢她这态度,“好,我帮你搞定,你只需要出钱就行了。”

“谢谢大堂伯。”宁嫣算了算,这样一套房子顶多是二百块,她有!

她想起一件事,随口说道,“对了,我妈是老师,等她病好了,给她留一个名额。”

她说的随意,杨柳却吓坏了,一再的得寸进尺会被嫌的,“小嫣,别闹,村支书,她年纪还小不懂事口无遮拦,您别见怪。”

对她来说,能落户,给他们批宅基地,已经是感恩戴德。

宁春华怔了怔,但很快反应过来,轻声道,“阿海媳妇,在你眼里小嫣是不懂事的孩子,在我们眼里,她是相当厉害的人物,是这个。”

他竖起大拇指,狠狠夸了一波,“我们大队的豆腐作坊就是她一手办起来的,技术是她的,销售也是她打开的,因为她,我们大队的生活得到了改善,很多人都感激她呢。”

杨柳呆呆的看着宁嫣,这么牛逼?

宁春华其实已经看出来了,宁嫣这对母女不是很亲,他自然而然的选择站宁嫣。

“这孩子从来不在你面前说这些事吧?你女儿很了不起,你现在或许没有什么感觉,但到了大队,你会深刻的意识到这一点。”

村支书哈哈一笑,“是啊,就冲着你有这么一个优秀的女儿,你想要当老师,别人哭着求着找上门呢,大家都想知道她是怎么培养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