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章(第2/5页)

在中秋节的前一天,她成功靠自己慢慢提起来的手速,把自己领回来的绣品全部做完了。

剪断最后一根淡紫绣线,下午宁香拎着绣品去公社,到放绣站交成品。

陈站长对宁香的手艺一向都很满意,稍微检查了一下她做出来的成品,便结了工钱收了下来。

放好绣品后,他过来跟宁香说:“站里暂时没有原料可发了,节后我会去城里的绣庄拿,到时候你再过来,你手快,我给你多发一点。”

宁香笑笑,“那好,节后我再过来。”

站着和陈站长寒暄几句,约好节后再来拿原料,宁香便背着黄书包出了放绣站。这回她没有立即回甜水大队,而是往公社的供销社去了一趟。

她捏着一沓小斤两的票证,在供销社买了点油盐酱醋糖,以及一支铅笔和作业本。最后捏着那张小小的月饼票,在月饼摊位上犹豫片刻,掏钱买了一块鲜肉月饼。

难得重生回来,这辈子她一定不会亏待自己。没有人对她好,那她就自己对自己好。从牙缝里省出钱来给别人花,让别人上学吃好的,谁又记得过她的好,全白瞎。

买好东西离开供销社,宁香又去了一趟公社附近的集市。

这年头虽说禁止私下做买卖,但农民自家自留地里种植的瓜果蔬菜,还是可以拿出来卖的,各公社允许社员靠这个赚点钱贴补家用。当然了,除了部分瓜果蔬菜,其他摊位基本都是国营。

宁香这些天都是喝的白粥,难得今天靠做绣品有了一笔入账,而且明天就是中秋节,所以她决定好好犒劳一下自己,于是又在集市上买了一些时令蔬菜。

买完东西回到家的时候,天色已经微微暗了下来,生产队也早过了下工时间,所有上工社员全部都回家了。于是宁香安心在饲养室做饭,心情好好地哼着小调。

***

甘河大队,江家。

江岸江源和江欣坐在饭桌前,兄妹三人满脸苦相地看着桌子上的饭,连拿筷子和勺子的欲望都没有。明明吃饭是最开心的事,现在却成了让人愁苦的事情。

李桂梅过来坐下,拿起筷子出声道:“吃呀。”

江源和江欣一起看向江岸,然后跟着江岸的动作,慢腾腾地拿起筷子和勺子。然而三个人还没把饭扒到嘴里,忽听到屋外传来了脚步声。

脚步声越来越近,门外压下一道黑影。四个人转头去看,眼神同步亮起来,江欣反应最快,扔下勺子跳起来,直接往门外的人身上扑过去:“爹爹回来啦!”

江岸和江源也很兴奋,随即跟着站起来,眼睛亮闪闪地看着外头的男人。男人身材算不上很高大,但穿着打扮十分时髦洋气,还戴着一副眼镜。

李桂梅年龄大了,动作慢,是最后一个站起来的。看到厂长儿子回来了,她脸上那个欢喜呀,笑得嘴都合不拢,迎上来说:“回来过节呀?怎么也没提前说一声呀?”

江见海抱着江欣进屋,放下手里的洋气行李箱,看向李桂梅道:“不是宁香发电报叫我回来的么?对了,她人呢?”

宁香发电报叫他回来的?李桂梅蹙蹙眉头,回他的话,“她啊,气性大,被阿岸不小心推了一把,脑袋磕桌子上了,就耍脾气回娘家去了。怎么?她向你告状了?”

江见海抱着江欣到饭桌边坐下来,“电报那么贵,她什么都没说,就说叫我抓紧回来。我以为家里有什么急事,就连忙请假回来了。”

看到了能撑腰诉委屈的人,江欣在江见海怀里奶声奶气说:“坏女人跑了,不给我们做饭洗衣服,前几天奶奶洗衣服掉河里了,差点被淹死。”

听到这话,江见海脸色一变,“怎么回事?”

提到这件事,李桂梅也是气得心梗。她长长叹口气,摆出一副可怜无奈的模样,添油加醋把自己掉河里的事跟江见海说了,言辞中处处暗示都是宁香的错。

江见海果然听出了火气,眉心深深蹙起,“这大半年,她就是这样照顾你们的?”

李桂梅继续叹气,“之前么,确实是不错的。就近来啊,反常得不要不要的。阿岸和阿源去接她回来,她都硬着不回来。我这几天在家,忙里忙外,累得腰都快断了。”

江见海凝神屏气片刻,开口道:“太不像话了!今天太晚了,我明天去找她,看她到底是想干什么。赌个气就不顾家里的老人孩子,是不是一个女人该有的样子!”

李桂梅越发叹气叹得重,假装出一副很仁厚慈爱的样子,“孩子不是她亲生的,不心疼也是人之常情。你就不要多怪她啦,就当是我们的错,把她哄回来才是正经呢。”

这话听起来好像是劝江见海不要怪宁香,实则句句都是挑拨。暗示江见海,宁香这个后娘不心疼江岸三个娃。说话的语气更是,她在家好像处处被宁香打压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