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9章 君夫人 1.5更(第2/4页)

“是,君夫人。”黎妈抱起小世子。

君侯大典后,府中上下都改了称呼,起初棠钰还有些不习惯,慢慢地便也熟悉了。

转眼已是七月中旬,再过一月又至中秋了。

棠钰想起了淼城的祖母和舅母。

君侯大典设在万州,陈倏和棠钰没让祖母和舅母专程来江城一趟。一是怕路上折腾,二是观礼来的都是诸侯和家眷,陈倏和棠钰就可应对,没必要再劳烦祖母和舅母。

今年中秋怕是赶不回去了,陈倏才称了君侯,年关恐怕也要留在万州,再见祖母和舅母怕是年关以后的事情了。她带了小初六同陈倏一道去桃城治病是去年八月的事,一晃又是一年,时光如梭。

棠钰朝身侧的平娅道,“平娅,你明日同宝香一道回趟淼城,看看祖母和舅母,把早前给祖母和舅母备好的东西,替我送去。”

平娅应好。

小初六看向棠钰,“娘,我想太姥姥了。”

棠钰摸了摸他的头,温声道,“等过了年关,我们就回淼城见太姥姥。”

小初六点头。

等过了十一月,小初六就满三岁了,孩子一日一个模样,一年不见,祖母怕是都要认不得小初六了。

……

至七月下旬,前来江城观礼的诸侯和封疆大吏基本都已经离开了万州,只有走动最紧密的盛连旭,王威,洪照,谭思如几人留了下来,其余的便是胡光书,顾来,万超,陆冕诚和何茂之等人。

如今燕韩局势日渐清晰,以万州为首的敬平侯府要斟酌下一步,留下来的都是陈倏的心腹。

人有远虑,这些人凑在一处,自然不是看这一两年内要做什么,而是三五年后的事。如今新朝气数逐渐衰退,许是三五年后,留下的只有万州和鎏城……

陈倏不似公孙旦。

公孙旦的手段激进,兵行险著。

但陈倏坐拥万州,稳扎稳打,比鎏城和新朝的基业还要稳妥,所以不急不躁,徐徐图之。

这一两年中,矛盾最大的还是新朝和鎏城,敬平侯府可以做的事情很多。等这些事宜都商议稳妥,王威等人离开了江城,各自返回封地。

陈倏让盛连旭多留了两日,“二哥,我有事请你帮忙。”

盛连旭听他语气中的不同,眉间稍许担心,“怎么了?是出了什么事吗?”

陈倏轻声道,“二哥可有听说台运的事?”

陈倏问完,盛连旭点头。

他当然听说过,当初临近州郡旱灾,当地百姓活不下去,成了四处流亡的难民,也有很大一部分前来投奔万州。

当时应当是棠钰做主,收容了这批难民,恰好台运是万州地界内的一处荒地,棠钰从敬平侯府的私库里拿了银子安置这批难民,让他们在台运拓荒,而后安定下来。居无定所的流民最想要的便是安定的场所,所以都愿意去台运。

当初佟媪同太奶奶说起的时候,太奶奶还赞许过,说棠钰心思极其通透,此事处置得极其妥帖,所以盛连旭印象深刻。

当下,陈倏忽然问起,盛连旭诧异,“可是台运出事了?”

陈倏知晓他会错了意,摇头,又凑到他近处,低声道,“二哥,台运发现了铁矿……”

就这简短的几个字一经说出,盛连旭的惊讶之色溢于言表。

光是台运有铁矿这句话,恐怕就会在国中掀起轩然大波。

如果台运真有铁矿,那万州就远不止富庶一说了,自古铁矿都是兵家必争之地,铁矿一出,台运就根本不是荒地了!

盛连旭自然知晓一处铁矿的价值的,谨慎问道,“什么时候的事?”

陈倏应道,“三两个月前,消息没有走漏,铁矿刚发现就封锁了,没让消息传出去。台运地处偏僻,原本关注的人就少,所以到眼下,风声都没有走漏。”

盛连旭点头,“那便好,怕是要增加驻军了。”

陈倏颔首,“月前已经让驻军开拔了,只是听说铁矿的勘探要和采集都很特殊,有经验的熟手操持可以避免铁矿损失。我思来想去,万州没有对铁矿开采熟悉之人,丰州的铁矿丰富,二哥手下肯定有稳妥能用的人,我想借来帮忙。”

盛连旭笑,“你我还用说借?这趟回去,我就让人来。丰州的铁矿开采已久,旁的经验不说,至少可以少走弯路,长允,此事交由我,我亲自找人督办,你等我消息即可。”

陈倏也跟着笑起来,“多谢二哥。”

盛连旭再次感叹,“我是没想到台运竟然出了铁矿,这么看,早前最不起眼的台运要成万州的聚宝盆了。长允,你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万州日后不可限量。”

陈倏温和笑了笑,“日后的事,日后再说。”

盛连旭知晓他没有旁的心思,否则当日推翻废帝,居天子之位的就不是叶澜之,而是陈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