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6/13页)

其实比起教授,新换的宿舍更加让她感到压力,因为室友是个香港女孩,即使四年过去了,石伽伊依旧无法坦然面对“香港”二字。

好在,女孩不太说起家乡,这让石伽伊少了很多联想。相处一个多月后,她甚至有点喜欢这位叫袁淑慧的可爱姑娘。她甚至成了这么多年,唯一一个让石伽伊不排斥说起自己的那段感情过往的人。

袁淑慧开朗活泼,对人真诚毫无心机,两人闲聊时,她很快向石伽伊坦诚了自己的几段感情经历,石伽伊是个很好的听众,却不是一个很好的演讲者。当袁淑慧让石伽伊讲恋爱史时,石伽伊着实愣了好久,最后一言不发地提早上床睡觉了。

袁淑慧第二天向石伽伊道歉,这让石伽伊反而有了负罪感,因此,在一次华人圈聚会中,喝了些德国啤酒后的石伽伊,主动向袁淑慧说起了霍景澄。

她没有提他的名字,全程用了Ginath这个名字,这是霍景澄的英文名。

那晚,石伽伊说到她与他失联,几个月的杳无音信后,她被家人送到瑞典留学,从此,再无相见。

袁淑慧总觉得她的故事没讲完,却又不敢问,憋了几天后,石伽伊终于大发慈悲主动提起。

在一个周末,两个女孩难得没有课业的烦恼,窝在一起研究喜欢的衣服品牌这一季的新品,石伽伊买了一条满意的裙子后,突然说:“你想问什么就问吧。”

袁淑慧之前好几次想开口,又怕她再次提早睡觉不理人,便打消了念头,既然石伽伊主动提起,她立刻开口道:“上次你讲的故事还没说完,他就这么失踪了吗?”

石伽伊起身泡了杯咖啡,坐到阳台的躺椅上,突然说:“以前我家里也有个这种椅子。”

以前,我经常和他相拥躺在这种椅子上看书、睡觉,还有亲吻。

“后来我家搬到了早先买的闲置的公寓中,我每天都在等他的电话。”

袁淑慧也泡了杯咖啡,搬了个椅子到阳台,坐到石伽伊对面。

霍景豪确实让石家吃了不少苦头,这也使得石妈妈对霍家最后一点好感也消失殆尽,包括霍景澄,他成了她心中不可提及的人之一。

所以,他们搬离了胡同后,没有和任何街坊邻居再联系,停了家里的座机电话,换了手机号,从住了半辈子的胡同离开,不留下任何痕迹。石伽伊坚持不换手机号,直到她的手机莫名丢失,她也没等来霍景澄的电话。

新换了手机和电话卡后,她让石爸爸告知了霍伯伯,直到二〇〇五年春节,才等来霍景澄的消息。

可等来的,却是,霍景澄结婚的消息。

她以为听错了,向她父亲确认了好几遍,老石肯定地对她说:“霍隽住院后,几个大集团联合打压,霍景豪根本无法控局,霍氏岌岌可危,霍家小儿子霍景澄与何氏财团的独生女联姻,才能让霍氏起死回生。”

石伽伊问了好多遍,为什么是霍景澄,老石给出的答案,非常简单,也极让人信服。

因为,何氏独生女何曼思喜欢霍景澄。

老石还给她看了报道霍氏与何氏联姻的报纸,寥寥几句话,瞬间将石伽伊打入了地狱。

那个冬天,她得了一场重感冒,甚至连续几夜发高烧,每日浑浑噩噩,后来医生来家里挂点滴也没见好转,家里人都急得不行,要送她去住院,她抱着床头不去,觉得脑子糊涂点好,不用去思考。

半梦半醒的状态下,她好像又回到了胡同,回到了她家的四合院,霍景澄在西厢房住着,给她读书听,陪她看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带很多零食给她,在寂静无人的夜,偷偷与她亲吻,甚至做过更过分的事。他们对一切都好奇,但又害怕、紧张,他总是不舍放她回房,她总是在混乱中跑回房。

而每次被唤醒,打针或者吃药时,她就会想起现实,她的景澄哥哥,现在成了别人的,丈夫。

那段时日,石伽伊回想起来,心就像裂开一样,疼到麻木,疼到感受不到心脏还在胸腔中。甚至,有种这场病会要了她这条小命的错觉。

非典那次发烧,她都没这样绝望过。

直到林止和江启带着林小风来看她,老爷子抱着林小风,在她床边说话,她看着爷爷不知道何时又多了几道皱纹的眼角,看着林小风流着口水抓她手指,笑呵呵地往她身上爬时,突然,毫无预兆地,崩溃大哭,不明情况的林小风跟着她一起哭。

江启气到踹门要买机票去香港杀了霍景澄,石妈妈安慰他说:“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了,就这样吧。”

希望他们,从此不相逢,各自安好。

哭过那一场后,石伽伊当晚就退烧了,过了两天,她又是那个健康、漂亮的女孩,只是,照江启的话说,再也不嚣张跋扈、趾高气扬了,不再是那鲜活又有血有肉的样子,仿佛她将霍景澄的淡然和冷漠学得十成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