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第2/2页)

惠妃苦笑一声。

她温声道:“臣妾自然是舍不得的,只是胤禔一心一意建功立业,臣妾又怎么能拖了后腿?”

只是心里多多少少有些酸酸的。

即便惠妃敲定了想法,康熙也不再犹豫。他即刻拍板:“就让伊尔根觉罗氏一家到福建完婚吧。”

惠妃笑着应声。

她眸底闪过一丝落寞,可惜自己这当额娘的是收不到儿子和儿媳的敬酒喽!说起儿媳,惠妃又叹了口气:“也不知道伊尔根觉罗氏是不是个能吃苦的?在福建能不能陪着胤禔好好处下去?若是个娇气的怕是要大吃一番苦头。”

康熙不置可否。

不过看惠妃担忧的模样他还是笑着安抚道:“伊尔根觉罗氏擅骑射,身体健康性格开朗,想必能和胤禔好好相处的。”

惠妃勉强笑着点了点头。

她将内心深处的忐忑不安压到最低,轻轻呼出一口长气,按着皇帝的描述在心头勾勒出胤禔与伊尔根觉罗氏的相处。

惠妃越想越多,到最后竟是眼眶也红了。这模样可把康熙吓了一跳:“要是舍不得就让胤禔回来一趟!”

惠妃连连摆手。

她脸颊红扑扑的:“臣妾哪里是舍不得?就是想到等胤禔和伊尔根觉罗氏有了孩子,臣妾也无法看见……一时,一时忍不住。”

康熙:…………

他又是好气又是好笑,到最后只能无奈地直摇头。康熙温声道:“等到时候咱们一起去福建看看。”

康熙只是一句话。

底下的官员们可就跑断了腿——比如大定要不要在京城办?聘礼放哪里?大福晋的陪嫁放哪里?福建那边做什么准备?等听到大阿哥在福建不能彰显身份以后,这婚事的难度是肉眼可见的上涨,一干礼部官员简直忙得晕头转向,两眼发黑才把整件事给定了下来。

听闻此事的胤禛,还暗搓搓地拉着三哥胤祉去汗阿玛这里念叨——大有汗阿玛不去福建但是咱们可以去啊!大哥的大婚那一辈子只有一回错过了岂不是可惜?

康熙也觉得挺可惜的。

只是望着胤禛和胤祉两双狗狗眼他就来气。康熙没好气地将两人轰出东暖阁:“让你们去?倒不如朕亲自去呢!”

等会儿……亲自去?

康熙还真有些蠢蠢欲动了。

要知道朝堂上除了胤禔这桩大事以外,还有一件事一直在康熙心头缭绕。

那就是琉璃的贩卖。

经历一个新年的准备,京城隶属胤祺、胤禛以及内务府的琉璃窑厂都已经积攒下大量的琉璃制品准备销售。光是可以拿来造窗户的大片琉璃就有数种,从澄澈透明的到六角形装饰半透明的,还有内外两层雕各种花纹的或者颜色鲜艳拼接亦或是镀金镶嵌的,可谓是花样百出大有和瓷器一较高下的节奏。

这样的产品一经官府的销售渠道对外公开销售就引起了轰动。更重要的是价格,从低廉的到高价的琳琅满目,比异国运送来的便宜了二分之一还不止。

胤禛、胤祺和内务府那都是赚得盆满钵满。

而抢购中牙商和洋商的表现也引发了诸人的注意,这些人几乎将价格最为高昂的一批琉璃购买一空,并且纷纷下了定金还要等待更多的琉璃,这不禁让康熙震惊于他们的财力雄厚。

康熙使人暗暗查访之后更是心惊不已。

商行的水深让人感觉到触目惊心,来往于城镇之间的百姓没有商行的允许不能跨域销售自己的产物,城市之间没有商行提供的马车无法通行,没有交给牙商就不能在城市里交易。

一道一道的剥削下来最底层的商人和百姓承担了大部分的成本,而最上方的商户除去讨好上峰官员外只需要躺着便能每天获得挥之不尽的钱财。

贪婪的商人和勤奋的商人。

有利也有弊的一面在侍卫们的调查中连成一幅画卷,这一切是如此的触目惊心,让康熙禁不住暗暗思考在与欧罗巴诸国商人的交易之中,这些商人在其中的作用是什么?

欧罗巴商人会为了大笔的财富出卖自己的国家。

那这些商人呢……?康熙迅速确定了对商人们需要进行立法管制,将执法权不再下放而是重新拿回手中的打算。

如果去福建的话……

或许是应该亲自前往来了解一番?这个念头起先只是小小的一簇火苗,随后变成了熊熊烈火,康熙止不住兴奋地来回走了好几圈。

只是上一年刚刚南巡过,今年又去?

当即康熙去私库里赚了一圈,在管事战战兢兢的目光中将账册翻看了一遍。

唔……私库很是丰满呢!

康熙大手一挥即可敲定出门时间,顺带还通知了佟皇贵妃、惠妃、三阿哥胤祉和四阿哥胤禛。

至于太子胤礽。

他被留在京城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