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养虎为患(第2/2页)

是的,这一世的陈秋,现在忠臣的美名,深入人心,和梦里的抄家暴君判若两人。

永嘉十五年春末夏初,江南总督燕晋调集江南各州府士兵,一路南下追击大梁叛军,沿路扫荡各路小政权,百战百胜,很快就稳定了大部分地区的形势。

姜小圆送别了陈秋之后,没有跟着过去,而是和秦九一起在鹤园里等着捷报的传来。

他这一走,就是走了两个月。

期间不停有捷报传来,不是今天收拾了个叛军,就是打垮了某个小政权。

每当捷报传来洪州的时候,官衙会贴上告示,不仅仅是官府为胜利而兴奋,百姓们也会为捷报而欢呼雀跃、奔走相告。

倒也不是百姓们多热爱大庆,只是谁也不想生活在动荡中。

前段时间此起彼伏的造反让百姓们惶惶不安,此时此刻,也只有百战百胜的燕晋,才能够给百姓们带来安全感。

一开始朝廷本来送粮食给燕晋也是被迫之举,朝堂上不是没有反对之声,皇帝更是惴惴不安,也害怕燕晋要是真心有不轨该怎么办?

谁料到燕晋却当真平定叛乱去了,而且百战百胜!

一时间,每天上朝之时,再也不是到处都是造反的消息,而是一封封振奋人心的捷报。

皇帝是龙心大悦,大臣们也是由衷地高兴。

不管是民间还是朝廷,一时间,燕晋的名声好到了极致,名望空前地高,几乎成了整个大庆的将星,提到之时无不交口称赞。

皇帝为此还处置了当初传旨不力的李太监。

如果按照这个进度下去,这不就一个活脱脱的忠臣良将了么?

只是,秦九却也搞不懂陈秋到底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了。

他只以为陈秋在接手了永嘉帝送来粮草之后,就应该开始招兵买马,绕路打过去直取汴京了……但是陈秋却去平乱了,难道当真要去救太子不成?

秦九倒是想问,但是战时送信也要不少时间,只能逮着姜小圆问了。

姜小圆早知道秋秋要救太子,却也没有搞明白秋秋的全盘打算,总归是每天夜里都要跑去梦里抄家,于是就直接去问那只老狐狸了。

关于少年秋为什么不直接绕去打汴京——本质上,其实是为了百姓。

两年后,金人就会长驱直入,前世的重光帝就是因为先去阻截了大金,才被当时的永嘉帝切断了后路,被杀了个措手不及。

如果陈秋此时去打汴京,他一登基,大金就会立马打过来了,到时候他分身乏术,北边乱,南边也乱,民不聊生是自然而然的事。

所以,陈秋选择了另外一条路——

他打着救太子的名号,朝各个州府借兵,借用朝廷的兵力平定江南的叛乱。果然,皇帝对他放心了,他调兵得无比顺利,打得一路通畅,比起前世来说,要顺利得多。

但是实际上呢——

陈秋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手里的兵马像是滚雪球一样,从一万出头,滚到了三万之巨!

这多出来的两万人里面,许多都是打败的降兵,还有听闻燕晋大名,自动前来投诚的江南各个州府的士兵。

因为皇帝信任燕晋、百姓们信任燕晋,各州府都想当然地纵容了这一切。

皇帝还在做着燕晋为他平定江南,坐稳自己江山的春秋大梦呢,殊不知,这位忠臣的手中的兵力,已经隐隐约约有了要超过镇南王的趋势了!

什么叫养虎为患?

还是皇帝自己亲自投喂出来的一匹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