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第2/3页)

“多谢邵大哥的搭救之恩,大恩永远铭记。”

顾玉汝一边说着,一边也行了个礼。

“不要说得这么严重,不过是举手之劳,只是让那人跑了,倒是有些遗憾。”

薄春山到后,因为赶着把顾玉汝救下来,并未和邵元龙细说其中事情。当日他给邵元龙传信,只说妻子被贼子掳走,恐会坐船经过运河逃窜至临安,让他万万帮忙阻拦一二。

当时他并不清楚齐永宁是通过何种手段赶路,一行人又有什么特征,只知最大的可能性就是走水路。

这消息递出后,同时他也快马赶往明州,到明州后并未查探到有用信息,他在心中估算以齐永宁急着想遁走的想法,此时应该是过了明州,便照着薛海所言,先走旱路过明州,越过都泗堰,再转水路。

事实上这种赶路的法子,也不光被驿站所用,有些平民百姓厌烦过堰坝时繁琐,大多都会选择出了明州后,从都泗堰之后的水路坐船,所以这里是有码头的。

在码头上,他打听到一些疑似是齐家的消息,这才知道齐家人很可能是分了两船走。

当初齐永宁说薄春山追不上,又故布那手疑阵,很大基础上是算着他就算追过来,也会一路水路,万万没想到他竟会像自己一样,到明州先走旱路,再转水路。

之后,薄春山为了追赶,以追捕大盗为名,找了当地水驿借了驿船。他有钱县令的名帖,又有官印,驿站自然不敢轻忽。

那驿站所用之船,是为赶路之用,既然是为赶路,自然一切都以速度为主。船小且细长,配合双橹四桨,可谓是赶水路之利器,唯一的缺点就是必须四人以上配合使用。

人,薄春山是不缺的,缺的就是配合,不过练了半日,也足够他们将这船使得如臂使指。

事实上薄春山这么做没错,磨刀不误砍柴工,后来这船可是帮了他们大忙。不光速度极快,碰到需要过堰坝之时,完全可以把船拖回岸上,四个大汉扛起来就能走,省去了过堰坝时浪费的时间,正好用来沿着水路打听关于顾玉汝的消息。

在走到钱清堰时,听船贩说有艘客船,上有一富家太太,人长得美不说,还出手极为大方。

薄春山又细问了一二,就知这是顾玉汝留给自己的讯息了。

之后赶路就有了方向,也不至于像无头苍蝇,看着哪条船上都像有顾玉汝,也才有之后薄春山赶在最关键的时候出现。

这一切说起来简单,实则稍微细想下就知道其中艰辛。

小船没有船帆,全凭人力,也就是说但凡船行驶在路上,必然要有至少四个人不停歇的划船。

薄春山一行人就是如此,四人一班,三班轮换,两刻钟一换,连薄春山都亲自上阵了。这样一来不会让大家筋疲力尽,又能保持续航。他们吃喝拉撒都在船上,睡觉的时候连腿的伸不直,吃饭也只能以干粮充饥。

除此之外,一路上还要到处打听顾玉汝的消息。

所以一路行来,别看顾玉汝当时觉得薄春山像个流民,其他人何尝不是如此。都是胡子拉碴,蓬头垢面的。

也因此之后薄春山摆了酒宴,想与邵元龙喝酒道谢,也被他拒了。

实在是他见众人都疲累不堪,哪是喝酒的时候。

.

真正人累到极致时,一时半会是睡不着的。

躺在客栈的床上,顾玉汝和薄春山将分别后各自的经历大致说了一下。

“此人倒也是自傲,他若不放任你留下的讯息,我恐怕赶不来这么快。”

齐永宁确实自傲,他觉得一切尽在他的掌握之中,他觉得薄春山不可能丢下定波县追过来。

其实他想得也没错,不管薄春山是个英雄,还是个狗熊,被拱到他如今这个位置,只要他不想被万人唾骂,他就不会干出‘临阵脱逃’的事。

其实齐永宁潜意识已经暴露了,女人永远排在男人的野心事业之后,所以他觉得薄春山不会放弃一切,承担之后自己可能万劫不复的结果,追上来。

就算之后万一薄春山改变主意想追过来,只要他犹豫、迟疑,只要身边会有阻力,这些时间足够齐永宁走得很远,走到薄春山再也追不上。

抑或是薄春山不懂赶路之道,只知道一根筋的追,他也不可能追上。

论起掌控人心,顾玉汝自认自己很多都是跟齐永宁学的,他算计人心之准,在前世几乎无人能出其右。

可他万万没想到会碰见薄春山这个从来不按套路出牌的。

薄春山十分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所以没有犹豫迟疑就做出了选择,他身边有一众信任他愿意倾力帮他的友人,所以他还在里面跟熊瑞钟山谈判,外面虎娃刀六已经把自己人叫齐了,刘成也帮他想到了从薛海那寻求助力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