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11(第2/3页)

*

午后犯困,雨丝都懒了。烟景飘绿,本是踏青好日,派出所门口的马路光秃秃的,车辆稀少,露出寂寥。

石墨车停在斜对面,燃了支烟,忘了吸,叼在唇上愣神,等嘴唇感到灼热的温度,才掐着烟屁股灭了,紧接着,又燃了一支。

手机上十几个未接来电,都是他妈的。

通知莫蔓菁女士她要当奶奶后,对方以每天50个电话的频次轰炸他的手机,以致他不得不为保持通讯通畅,把自己亲妈拉黑,她转而用石峰先生的电话,继续高频轰炸,石墨屏幕熟练操作又是拉黑,接着是各种来自美国的陌生电话,也不知道她找了多少人。

今晨他打开微信,意料之外,戒网五年的莫女士把微信下载回来了,发来航班信息,【准时来接你老娘!不来把你塞回肚子里!】

他看了眼日期,松了口气,一个月后,那时秦甦的胎相也稳了,不至于被莫女士给搅了心情。

秦甦发微信问他要照片,先是他的又是他爸妈的。30分钟后,发来两张宝贝照片,配了长串哈哈哈哈哈的字幕版罐头笑声。

和世界上任何婴儿照都没有区别,但一眼就能看出他和她的五官。一张圆滚滚的脸蛋上,乌溜溜的眼珠黑葡萄一样,格外夺目,一张则是眉目疏淡,白白嫩嫩,打小眼神就能瞧出淡定劲儿。风格完全不同,共同点是俏生生的鼻梢儿。这是板上钉钉的遗传项目,他们的鼻子都很优异。

石墨收起手机,又抽了根烟。烟跟着燃起的还有未完的故事。

老师剥夺自习自由,分配打篮球那帮人每周三最后一节自习课去“劳改”,为期一月。

石墨懒洋洋挥着扫把晃了一圈,就簸入两片掉入教室的落叶。这儿太干净了,完全不需要打扫。

于是,他充分利用官方的自习课消失时间,躲在音乐教室后门抽烟,一抽惊觉这是个好来处,晚秋热暑消褪,爬山虎打碎阳光,抖落在半截楼梯平台,有时赶巧,坐在楼梯半腰,垂目还能看见对高三情侣嘬嘴。后来他们不常来了,有点可惜,估计是被教室里的哭声给吓到了。

快活抽烟的日子不足半月,后门就贴上了0.5mm黑水笔写就的单薄大字:校园内禁止吸烟!

石墨皮,当场抽了一根,把感叹号下面的点给烫黑了。

*

派出所硬邦邦的简易凳上,秦甦将公文包垫在屁股底下,生怕凉到宝宝。以前生理期也吃冰,现在忽然脆弱得都不敢碰37度以下的东西。

石墨:【不舒服告诉我。】

秦甦:【可爱吗?】她问宝宝。

石墨:【可爱】

秦甦:【好冷漠】

石墨:【看了十遍】

嘿嘿。

工作很简单,只是几段文书翻译,再做一个笔录。说是三小时,实际工作只有四十分钟,其他都在等待。工作人员已经将问题精简好,她只需要翻译关键的几个问题。

那位法国先生一开口的就是乡音“vinte”,听清她的巴黎口音后,别扭地配合她改口“vin”,害她眉眼闪过笑意。

事后民警先生给她结算签单,问她刚刚为什么要笑,她解释完法国的口音歧视问题,马上从“笑”里意识到自己的不专业。

她咬咬唇,担忧问,“我刚刚笑得厉害吗?你们以后有工作不会不找我吧。”难怪腮帮子酸溜溜的,她看小孩的合成图看得得意忘形了。

民警小哥别开脸,轻声说没有,笑得很专业,发音很好听。

她抓紧时机,“那你们以后需要法语翻译可以找我!南法北法我都可以的!”

派出所拥有长期合作的翻译队伍,囊括各类语言,她曾以为自己要跻身这种成熟的兼职队伍已经晚了,哪里都不缺法语翻译,但今天工作等待的间隙,拉着这位民警小哥聊了会,才知道负责他们所的那位翻译小姐去上海了,眼下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

民警小哥说好,你留个名片,我夹到名片册里。

另一个民警大哥话多,不羞,夸她业务好,上回临时找来个顶尖名校的翻译,结果是笔译,口语不好。口语一不好,听力也受损,对面的法国人根本听不懂,磕磕巴巴交流了将近五小时,没有今天顺利。

秦甦不好接同行的坏话,但开心这活儿有戏。她立刻拉开包,手碰上笔记本想起来自己的名片是出版社的,头衔不合适。于是撕了张笔记纸,现场做名片。

她写上秦甦,标上拼音(sū),一笔一划写下清晰的电话号码。写完看着单薄,跟正在办公的女民警借了支红笔,画了个爱心,画完爱心还觉得单薄,又在爱心后画了个重重的感叹号。

尽管不是弯弯笑眼,她还是非常努力地收敛冷艳,笑出亲和力,双手奉上名片。

上次在纸上画这种幼稚的东西还是高中呢,当时也是这么“激动”来着。